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人事方面,生產部以台灣人為骨幹,內地人為配套。開發部則以美國人為主力,內地人為副手。我們會盡量把管理人員本地化,但也要按部就班,適才而用。我們讓內地同事與外地的技術人員共事,從中學習。工廠管理方面,我們讓一個內地人跟隨一個台灣人,例如總經理是台灣人,副總是內地人,一個帶一個,那既是一個後備(backup),也是讓工序逐漸本地化。
台灣人內地人美國人共事
開始時也有磨合的過程。內地人不是不願意與外地人配合,只是彼此的文化背景和習性不同,外國人豪放直接,內地人含蓄,這些差異很快就能適應。我們較注重的是工作與人才的配對,例如對於坐不定的人,要他終日打電腦就不合適。
有些工種一定要用外國人,例如產品開發,內地員工對高爾夫球認識很淺,未能勝任,需要先跟美國人學習幾年,日後再擢升。所幸公司至今一直都在擴展,成長,還未到達完全成熟期,所以總有不少升職機會,能讓員工看到希望。
自己參與公職 建關係網
製作部我們由台灣員工帶領,台灣人做工廠有一定的知識和經驗。香港同事做金融、會計、法律等很出色,就讓他們主管業務、財會等工作。
那麼我的主要工作又是什麼呢?我會參與一些公職,那對公司有幫助。例如政協、榮譽市民等,我花時間在內地建立關係網。在內地認識的人多,能幫你解決到很多問題。 有耐心地、有計劃地建立好人際關係和社會關係,來協助公司發展,是必須要的。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