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於19世紀與何東齊名的商人李陞,其第三代後人李兆增於元朗上白泥一幅地皮,日前被當地村民入稟,企圖以逆權侵佔方式奪取業權。村民指已連續12年獨佔該地皮,李兆增從未宣示業權。
村民引《時效條例》入稟
原訴人蕭炳照,居於上白泥。答辯人為李兆增,即已故地產商李寶椿七子、李陞的男孫。入稟狀要求法庭聲明,原屬於李兆增一幅位於元朗上白泥近稔灣路的地皮,已成功被蕭炳照逆權侵佔。蕭倚賴的《時效條例》要求當事人連續佔用土地至少12年,並排除其他人使用該範圍,即可以逆權侵佔方式自地主手上取得業權。侵佔人有否於土地圍上圍欄或建有建築物,或原地主多年來有否宣示業權、收租或阻礙對方繼續霸佔土地等,均屬考慮因素之一。
李陞家族以經營北美轉口貿易發迹,李陞接管後生意愈做愈大,西環高陞街及李陞街皆由其名字而來,李陞死後遺產達600萬元,比當年港英政府稅收180萬還要多逾兩倍。
李陞幼子李寶椿繼承父業後,不忘熱心公益,司徒拔道古色古香的「景賢里」,便是李家戰前興建的大宅。李寶椿於1963年去世,七子李兆增現擔任李寶椿置業有限公司的董事長,並於1987年創辦馬鞍山李寶椿聯合世界書院。
李寶椿聯合世界書院創辦人
2006年,大埔農婦黃艷娣曾成功以逆權侵佔,奪得屬於恒基地產的大埔滘松園範圍內一幅逾12萬平方呎農地。1961年,李兆基與富商馮景禧等,向朱姓業主買入該地。惟買家相繼去世,餘下李兆基名下公司成為地主,惟農婦稱62年至82年間,已佔用該地達20年,其間李兆基一直棄用亦沒有要她們遷出,終審法院最終判該地被逆權侵佔。
【入稟編號:HCA1280/10】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