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一時大意遺失身分證,相信不少香港人都試過,但原來報失後仍可能後患無窮,巿民黃先生因此成為身分被盜用者,4年內發現身分最少四度遭人盜用,先後遭冒名開信用卡、捲入詐騙案及洗黑錢案,而且涉及金額愈來愈大。今年2月底,黃先生再被警方通知,其身分涉及一宗數以百萬元計的清洗黑錢案中的銀行戶口,「身分被盜」噩夢沒完沒了。
黃先生在2010年遺失身分證時已即時向入境處報失,及後追查發現有人持其遺失身分證到銀行冒名開戶。有立法會議員指出,事件或涉及銀行前線職員核實身分漏洞,促當局加強監察銀行。
明報記者 陳顥之
求助金管局 獲回覆會跟進
黃先生在2月底捲入百萬洗黑錢案後,即去信金管局尋求解決辦法及向本報反映,他昨向本報表示,金管局上周四(5日)回覆指會跟進他的身分被盜個案。
5年前羅湖口岸遺失 未向警報失
2010年3月,黃先生從內地返港時在羅湖內地口岸遺失銀包,當中有身分證及駕駛執照,他隨即在羅湖香港入境處報失及申請臨時身分證入境,未有向警方報失,及後補領新的身分證。未料在2013年突然接獲警方通知,要他協助調查一宗詐騙案,才發現有人使用他的身分證到交通銀行開設了儲蓄戶口,從事細額詐騙活動。
被冒名申信用卡透支 申按揭失敗
黃先生查核信貸紀錄後,發現有人在同年盜用其身分開立AEON信用卡,現金透支逾2萬元卡數,幸報警後向AEON提交證明,獲接納身分被盜用毋須「還款」。至去年3月,他向恒生銀行申請樓宇按揭,初步獲接納,其後獲恒生告知其名字早前遭人開戶及列入銀行黑名單,黃先生無奈地要到另一間銀行申請樓按。
遺失證件逾4年,身分被盜用噩夢仍未完結,2月底他又接到警方通知,其身分證遭盜用在另一銀行開戶洗黑錢,涉款以百萬元計。黃先生憂同類事件無日無之,「之前幾次都要自己拿口供紙跟相關銀行取消戶口及信用卡,不是自己主動查信貸紀錄都不知欠人卡數,警方都幫不到我」。
連串事件令他擔心再被捲入不法活動,影響日常生活或移民申請,近兩年經常出入警署,奔波於不同銀行處理被冒認開戶,他感到十分困擾,「想起都頭痛」。他表示,未有有好好保管身分證是有責任,但已報失,「沒想過責任會這麼大,身分不斷被盜用,都好大壓力」。
事主批銀行審批鬆 議員促加強監察
黃先生不滿銀行間沒有通報機制,有銀行知道其身分證被盜後未能警惕其他銀行,批評銀行批核開戶程序寬鬆,究竟有否核對申請人與證件上的容貌及審核地址證明等。
其實,《打擊洗錢及恐怖分子資金籌集(金融機構)條例》列明銀行須制訂其客戶盡職審查程序去識別及核實客戶身分(見另稿),若有懷疑,如文件已被報稱遺失或被竊,可透過入境處熱線電話查核,未能釋疑更應向有關當局舉報。
立法會議員涂謹申認為,事涉銀行前線職員核實開戶者身分漏洞,當局應加強監察銀行,「盜用身分的人要樣貌相似,其實好難,而樣貌不同都開到戶,會不會涉職員受賄問題?」
入境處表示,市民向入境處報失後,該身分證即時失效,若懷疑身分證資料被盜用應立即報警。警方表示,聯合財富情報組會與金融機構及監管機構保持緊密聯絡及交流情報,提醒市民要小心保管財物,減低資料被盜風險。金管局不評論個別個案,稱銀行須遵照法例規定識別及核實申請開戶客戶的身分,包括查核身分證上的照片及住址證明。
■明報報料熱線﹕inews@mingpao.com/ 9181 4676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