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娛樂
詳情#
【明報專訊】在競爭激烈的世界,流行去到盡,谷到爆,不斷挑戰極限。《復仇者聯盟》就把連串獨當一面的Marvel漫畫奇俠集合起來,一部包羅幾部超級猛片的明星與材料,當然「抵睇」,賣座鼎盛。現在《復仇者聯盟2:奧創紀元》(Avengers: Age of Ultron)更加料炮製,慌死影迷覺得「冇料到」,真是密集到爆棚,難怪開映一片獨大,其他新片全部讓路避開。
數之不盡星級陣容
編導佐斯韋頓(Joss Whedon)的確出盡八寶,一百四十分鐘內保證滿布特技奇觀,精彩動作和奇情險象,把無奇不有、天馬行空的高難度拍出高水準攝製科技。問題反而是落料太多,劇情與角色複雜得令人頭暈腦脹,坦白說我看得似明不明,此片正是強調「混亂」是常規,「麻煩」是永恆!其實這個世界除了流行一窩蜂湊熱鬧,亦需要簡單精緻,貴精不貴多。
故事千頭萬緒,不可能作出「簡介」,總之不會頭腦簡單。片中人腦、電腦、神腦,以及人類「進化」為人工智能「金屬新人類」,千變萬化。明星多到數不盡,「鐵甲人」羅拔唐尼、「美國隊長」基斯伊雲斯、「雷神」基斯咸士禾夫、「鷹眼」謝洛美連納等照例是主將,較有戲味是「黑寡婦」史嘉烈祖漢遜與「變形俠醫」馬克路法盧的戀情。另一對突出角色是異能孿生兄妹,由《勁揪俠》亞倫泰萊尊遜演「水銀」快閃人,伊莉沙白奧遜演心靈術女巫,構成生離死別的兄妹情。
特技奇觀最為出色
韓國女星金秀賢佔戲也不少,表現不錯。其他著名演員就往往難以辨認,例如《二百萬離奇命案》的祖殊布洛連、《日落巴黎》系列的茱莉蝶比等。還有《性感謊言》的占士史披德不露真容,聲演大魔頭「奧創」。
全片最出色無疑是特技奇觀,真的傾國傾城,樓宇連地皮凌空升起令人驚心動魄,更精彩是出現真正「航空」的巨型航空母艦。較幽默是玩玩雷神之錘,不過整體笑料不多,一味堆砌。我看此片沒有失望,不過始終拉雜成軍,寧願看鐵甲奇俠、雷神、美國隊長等個別主演之作,更爽快過癮。
回顧起來,美國漫畫奇俠以《超人》及《蝙蝠俠》為首(漫畫版都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誕生),很早便被舞台、電台、影視(包括卡通動畫)改編。不過印象中荷李活本來不大重視,早期漫畫奇俠搬上銀幕往往只是B級片。直至1978年李察唐納導演、基斯杜化里夫主演《超人》才是超級巨製,成為哄動一時的賣座系列。然後1989年添布頓導演、米高基頓主演《蝙蝠俠》,精心炮製黑色魔力,使漫畫奇俠電影進一步威震主流市場。
歐洲重視漫畫女俠
歐洲影壇反而更早重視漫畫奇俠,1966年名導約瑟盧西改編英國漫畫拍成《女金剛智破鑽石黨》(Modesty Blaise),由意大利女星蒙妮卡維蒂(安東尼奧尼愛將)主演。1968年法國名導羅渣華汀拍出漫畫科幻女俠片《太空英雌芭芭麗娜》(Barbarella),由當時與他結婚的美國女星珍芳達主演,相當叫座。但這些漫畫女俠曇花一現,此後被荷李活漫畫男俠猛片佔盡優勢。
至於華人電影方面,改編漫畫也很早,可能早過日本。1949年中國已把張樂平漫畫《三毛流浪記》拍成真人演出的劇情片,叫好叫座。1950年香港粵語片《細路祥》取材袁步雲漫畫,馮峰導演,十歲李小龍主演,是經典港片之一。流行至今的《老夫子》漫畫,六七十年代以來拍過多部真人粵語片和動畫片,連五十年代漫畫《財叔》後來也被新藝城拍成《財叔橫掃千軍》。
港功夫片漫畫色彩
其實香港武俠片、功夫片和打笑片的拍法都有些漫畫式,並且影響到香港武打漫畫湧現,八九十年代大盛,《龍虎門》、《中華英雄》、《刀劍笑》等都拍成電影。特別成功是時裝黑幫題材的《古惑仔》系列,以及把古裝武俠加以電腦魔幻特技化的《風雲》。根本上,周星馳電影都十分新派漫畫化,真是「一本漫畫走天涯」。《麥兜》動畫系列則最有本港懷舊街坊情趣。香港亦曾把日本漫畫《頭文字D》、《墨攻》等拍成真人版影片,前者大概影響了幾年後美國華人林詣彬執導《狂野時速:東京飄移》。
但港片黃金時代過去了,現在美國漫畫奇俠的國際威力愈來愈強,香港式難以對抗。華人奇俠要急起直追亦要再創特色,才可能拉近距離。
數之不盡星級陣容
編導佐斯韋頓(Joss Whedon)的確出盡八寶,一百四十分鐘內保證滿布特技奇觀,精彩動作和奇情險象,把無奇不有、天馬行空的高難度拍出高水準攝製科技。問題反而是落料太多,劇情與角色複雜得令人頭暈腦脹,坦白說我看得似明不明,此片正是強調「混亂」是常規,「麻煩」是永恆!其實這個世界除了流行一窩蜂湊熱鬧,亦需要簡單精緻,貴精不貴多。
故事千頭萬緒,不可能作出「簡介」,總之不會頭腦簡單。片中人腦、電腦、神腦,以及人類「進化」為人工智能「金屬新人類」,千變萬化。明星多到數不盡,「鐵甲人」羅拔唐尼、「美國隊長」基斯伊雲斯、「雷神」基斯咸士禾夫、「鷹眼」謝洛美連納等照例是主將,較有戲味是「黑寡婦」史嘉烈祖漢遜與「變形俠醫」馬克路法盧的戀情。另一對突出角色是異能孿生兄妹,由《勁揪俠》亞倫泰萊尊遜演「水銀」快閃人,伊莉沙白奧遜演心靈術女巫,構成生離死別的兄妹情。
特技奇觀最為出色
韓國女星金秀賢佔戲也不少,表現不錯。其他著名演員就往往難以辨認,例如《二百萬離奇命案》的祖殊布洛連、《日落巴黎》系列的茱莉蝶比等。還有《性感謊言》的占士史披德不露真容,聲演大魔頭「奧創」。
全片最出色無疑是特技奇觀,真的傾國傾城,樓宇連地皮凌空升起令人驚心動魄,更精彩是出現真正「航空」的巨型航空母艦。較幽默是玩玩雷神之錘,不過整體笑料不多,一味堆砌。我看此片沒有失望,不過始終拉雜成軍,寧願看鐵甲奇俠、雷神、美國隊長等個別主演之作,更爽快過癮。
回顧起來,美國漫畫奇俠以《超人》及《蝙蝠俠》為首(漫畫版都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誕生),很早便被舞台、電台、影視(包括卡通動畫)改編。不過印象中荷李活本來不大重視,早期漫畫奇俠搬上銀幕往往只是B級片。直至1978年李察唐納導演、基斯杜化里夫主演《超人》才是超級巨製,成為哄動一時的賣座系列。然後1989年添布頓導演、米高基頓主演《蝙蝠俠》,精心炮製黑色魔力,使漫畫奇俠電影進一步威震主流市場。
歐洲重視漫畫女俠
歐洲影壇反而更早重視漫畫奇俠,1966年名導約瑟盧西改編英國漫畫拍成《女金剛智破鑽石黨》(Modesty Blaise),由意大利女星蒙妮卡維蒂(安東尼奧尼愛將)主演。1968年法國名導羅渣華汀拍出漫畫科幻女俠片《太空英雌芭芭麗娜》(Barbarella),由當時與他結婚的美國女星珍芳達主演,相當叫座。但這些漫畫女俠曇花一現,此後被荷李活漫畫男俠猛片佔盡優勢。
至於華人電影方面,改編漫畫也很早,可能早過日本。1949年中國已把張樂平漫畫《三毛流浪記》拍成真人演出的劇情片,叫好叫座。1950年香港粵語片《細路祥》取材袁步雲漫畫,馮峰導演,十歲李小龍主演,是經典港片之一。流行至今的《老夫子》漫畫,六七十年代以來拍過多部真人粵語片和動畫片,連五十年代漫畫《財叔》後來也被新藝城拍成《財叔橫掃千軍》。
港功夫片漫畫色彩
其實香港武俠片、功夫片和打笑片的拍法都有些漫畫式,並且影響到香港武打漫畫湧現,八九十年代大盛,《龍虎門》、《中華英雄》、《刀劍笑》等都拍成電影。特別成功是時裝黑幫題材的《古惑仔》系列,以及把古裝武俠加以電腦魔幻特技化的《風雲》。根本上,周星馳電影都十分新派漫畫化,真是「一本漫畫走天涯」。《麥兜》動畫系列則最有本港懷舊街坊情趣。香港亦曾把日本漫畫《頭文字D》、《墨攻》等拍成真人版影片,前者大概影響了幾年後美國華人林詣彬執導《狂野時速:東京飄移》。
但港片黃金時代過去了,現在美國漫畫奇俠的國際威力愈來愈強,香港式難以對抗。華人奇俠要急起直追亦要再創特色,才可能拉近距離。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