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3. 磅巷公廁側 十大最靚石牆樹長青網文章

2015年04月2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4月26日 21:35
2015年04月26日 21: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診斷

「如果要選香港十大最靚石牆樹,這肯定是其中一棵,生很好壯、好靚。」


這道石牆,與別不同的是在樹幹周邊刻意留了空間,像是專為這樹而建,而不是先有牆才有樹。不過,詹教授說,事實原來是在這「石牆」裏面,還有一道石牆——這裏是先建了石牆,長出了樹,再建第二道石屎牆在外,用以鞏固,然後在表面鋪上石美化,所以我們看到的,實則不是石牆。也正因如此,這裏唯一憂慮是,生長在兩道牆之間的樹根,會愈長愈粗,空間不足的話,樹根會互相逼死。


客家砌牆法

舊的石牆,石隙較多,所以榕樹可以穿越生根。詹教授說,這種沒用其他物料填充石隙的砌牆方法,是客家的傳統。自一八四○年代英軍登陸以後,英國人在維多利亞城山上開挖階地,為防山泥傾瀉,被削的山坡旁會建石牆,「很有趣,英國人沒有把西方的建牆技術引入,而是讓本地人用本地方法建牆。香港只有一道牆,是用西方建牆方法,就是域多利監獄那裏,石磨得很平很美,石隙之間有少許混凝土。這些石牆,都可以讓樹生長,但因為空間少,體積不會很大」。


後來,護土牆改用混凝土建造,沒有石隙幫助生長,也幾乎再沒有新的石牆樹出現,所以,現有的逾千棵石牆樹很珍貴,砍一棵少一棵。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