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香港政府新聞網】
行政長官梁振英
各位勞工界朋友、各位嘉賓:
大家好!我很高興今日與勞工界、工商界及關心勞工事務的朋友一起慶祝勞動節。
過去一年,香港經濟及勞工權益並肩發展,最新的失業率為3.3%,近乎充分就業。勞工市場情況大致良好,各行各業的就業收入普遍持續上升。法定最低工資在2011年5月實施後,基層市民的收入情況大幅改善。收入最低十等分全職僱員的平均就業收入,在去年12月至今年2月,相比2011年2至4月,累計上升34%,撇除通脹後實質顯著上升12%。
雖然就業市場向好,去年底發表的人口政策諮詢文件顯示,香港正面對人口老化及勞動力逐漸萎縮的挑戰,香港的勞動人口預期於2018年左右開始下降。人口政策督導委員會提出五大策略,應對人口結構變化帶來的新挑戰,以推動社會和經濟持續發展,當中包括積極樂頤年、培育本地人才,以及釋放本地勞動潛力。
就此,政府決定提高未來新入職公務員的退休年齡,並鼓勵及促進僱主推行適當措施以延長僱員的工作年期。勞工處亦會推出一系列就業支援服務,鼓勵年長人士重投職場。因應部分年長人士可能較適應擔任兼職工作,勞工處會將現行的「中年就業計劃」擴展至兼職工作,以鼓勵僱主為年長人士提供更多合適的工作機會。勞工處亦會透過不同的宣傳及教育活動,鼓勵僱主積極採納友善對待年長人士的就業僱傭措施,營造一個有利於年長人士就業的工作環境,藉此吸引他們繼續或重新就業。
另一項人口政策督導委員會提出的策略,是締造有利生育的環境,包括推行托兒服務和家庭友善措施。政府在今年2月為在職爸爸推出的三天侍產假,就是其中一項家庭友善措施。
我們在推行上述四項策略時,亦須顧及吸引外來人才。我希望勞工界朋友明白,當僱主在無法招聘足夠的本地工人時,便可能需要透過「補充勞工計劃」有限度及針對性地輸入技術勞工,彌補短期人手不足。當然,政府會繼續確保本地工人可優先就業,及薪酬不會因輸入勞工受影響。我希望通過勞資雙方及政府通力合作,一方面令香港經濟得以持續發展,僱主創造更多工作機會,另一方面勞工階層亦可充分就業、共享經濟發展成果,僱員權益得以改善。
為應付香港社會和經濟持續發展的需要,政府近年推展多項基建工程。為了加強協助本地建造業工人就業及業內僱主招聘本地工人,參考了飲食及零售業的經驗,勞工處將成立一個「建造業招聘中心」,為本地建造業工人提供就業輔導服務、進行即場面試及舉辦招聘會。勞工處已聯同相關政府部門積極展開籌備工作,初步目標是在2015至16下半年度啟用該中心。
基建項目帶來大量就業機會,亦為業界的職業安全帶來挑戰。勞工處將致力透過加強巡查執法、教育、培訓和宣傳推廣的工作,以及與相關持份者包括工會、商會、職業安全健康局及建造業訓練局等加強合作,以預防建造業發生工業意外。
政府一直高度重視保障勞工,並在過去一年,就改善僱員權益方面,取得顯著進展。除了我剛才提及的侍產假的法例已正式實施外,在今年3月5日開始,《僱員補償條例》、《肺塵埃沉着病及間皮瘤(補償)條例》及《職業性失聰(補償)條例》合共18個補償項目的金額全面提升,增幅介乎5%至44%不等。另外,法定最低工資水平亦由5月1日起,由現時每小時30元提升至每小時32.5元,加強保障基層勞工。
「標準工時」是整個社會各階層都十分關心的重要課題。我在2013年4月委任由梁智鴻醫生出任主席,成員包括僱主及僱員、學者、社會人士及政府人員的標準工時委員會。委員會自成立以來,進行了大量工作,並計劃在2016年3月底向政府提交報告。我希望大家能給予委員會時間及空間,進一步研究及探討未來方向,在這個重要、複雜及具爭議性的課題上盡量尋求社會共識。
我希望勞工界和工商界在以往成功合作的基礎上,繼續同心協力,推動社會持續發展,我藉今日的酒會向大家致以衷心的感謝,並深信大家群策群力,互諒互讓,實事求是,必定能進一步改善勞工權益,推動香港長遠及穩定發展。多謝大家。
(以上是行政長官梁振英4月27日在會議展覽中心出席勞工處舉辦的勞動節酒會的致辭全文)
行政長官梁振英
各位勞工界朋友、各位嘉賓:
大家好!我很高興今日與勞工界、工商界及關心勞工事務的朋友一起慶祝勞動節。
過去一年,香港經濟及勞工權益並肩發展,最新的失業率為3.3%,近乎充分就業。勞工市場情況大致良好,各行各業的就業收入普遍持續上升。法定最低工資在2011年5月實施後,基層市民的收入情況大幅改善。收入最低十等分全職僱員的平均就業收入,在去年12月至今年2月,相比2011年2至4月,累計上升34%,撇除通脹後實質顯著上升12%。
雖然就業市場向好,去年底發表的人口政策諮詢文件顯示,香港正面對人口老化及勞動力逐漸萎縮的挑戰,香港的勞動人口預期於2018年左右開始下降。人口政策督導委員會提出五大策略,應對人口結構變化帶來的新挑戰,以推動社會和經濟持續發展,當中包括積極樂頤年、培育本地人才,以及釋放本地勞動潛力。
就此,政府決定提高未來新入職公務員的退休年齡,並鼓勵及促進僱主推行適當措施以延長僱員的工作年期。勞工處亦會推出一系列就業支援服務,鼓勵年長人士重投職場。因應部分年長人士可能較適應擔任兼職工作,勞工處會將現行的「中年就業計劃」擴展至兼職工作,以鼓勵僱主為年長人士提供更多合適的工作機會。勞工處亦會透過不同的宣傳及教育活動,鼓勵僱主積極採納友善對待年長人士的就業僱傭措施,營造一個有利於年長人士就業的工作環境,藉此吸引他們繼續或重新就業。
另一項人口政策督導委員會提出的策略,是締造有利生育的環境,包括推行托兒服務和家庭友善措施。政府在今年2月為在職爸爸推出的三天侍產假,就是其中一項家庭友善措施。
我們在推行上述四項策略時,亦須顧及吸引外來人才。我希望勞工界朋友明白,當僱主在無法招聘足夠的本地工人時,便可能需要透過「補充勞工計劃」有限度及針對性地輸入技術勞工,彌補短期人手不足。當然,政府會繼續確保本地工人可優先就業,及薪酬不會因輸入勞工受影響。我希望通過勞資雙方及政府通力合作,一方面令香港經濟得以持續發展,僱主創造更多工作機會,另一方面勞工階層亦可充分就業、共享經濟發展成果,僱員權益得以改善。
為應付香港社會和經濟持續發展的需要,政府近年推展多項基建工程。為了加強協助本地建造業工人就業及業內僱主招聘本地工人,參考了飲食及零售業的經驗,勞工處將成立一個「建造業招聘中心」,為本地建造業工人提供就業輔導服務、進行即場面試及舉辦招聘會。勞工處已聯同相關政府部門積極展開籌備工作,初步目標是在2015至16下半年度啟用該中心。
基建項目帶來大量就業機會,亦為業界的職業安全帶來挑戰。勞工處將致力透過加強巡查執法、教育、培訓和宣傳推廣的工作,以及與相關持份者包括工會、商會、職業安全健康局及建造業訓練局等加強合作,以預防建造業發生工業意外。
政府一直高度重視保障勞工,並在過去一年,就改善僱員權益方面,取得顯著進展。除了我剛才提及的侍產假的法例已正式實施外,在今年3月5日開始,《僱員補償條例》、《肺塵埃沉着病及間皮瘤(補償)條例》及《職業性失聰(補償)條例》合共18個補償項目的金額全面提升,增幅介乎5%至44%不等。另外,法定最低工資水平亦由5月1日起,由現時每小時30元提升至每小時32.5元,加強保障基層勞工。
「標準工時」是整個社會各階層都十分關心的重要課題。我在2013年4月委任由梁智鴻醫生出任主席,成員包括僱主及僱員、學者、社會人士及政府人員的標準工時委員會。委員會自成立以來,進行了大量工作,並計劃在2016年3月底向政府提交報告。我希望大家能給予委員會時間及空間,進一步研究及探討未來方向,在這個重要、複雜及具爭議性的課題上盡量尋求社會共識。
我希望勞工界和工商界在以往成功合作的基礎上,繼續同心協力,推動社會持續發展,我藉今日的酒會向大家致以衷心的感謝,並深信大家群策群力,互諒互讓,實事求是,必定能進一步改善勞工權益,推動香港長遠及穩定發展。多謝大家。
(以上是行政長官梁振英4月27日在會議展覽中心出席勞工處舉辦的勞動節酒會的致辭全文)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