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問﹕丈夫不太喜歡跟小朋友相處,但我和他都很想生兒育女,我以為若是自己的孩子,情况應該會比較好。可是BB出生後,丈夫都顯得與孩子有點疏離,兒子今年已經2歲,開始懂事,如此下去,我怕他長大後與爸爸的關係不好。在我心目中,孩子是最重要的,但丈夫寧願休息都不會花時間跟孩子玩耍,我感到很傷心,甚至有是否嫁錯人的負面想法。
答﹕首先,媽媽重視孩子,並設法想丈夫一起參與,重視家庭關係,是很值得欣賞的。但為事情下定論前,必須了解每個當時人的想法,即包括丈夫,才能更全面看待事件,可從以下三點了解﹕
一、行動﹕妻子的憂慮,有沒有跟丈夫說?是否有足夠溝通?
二、事實﹕即使妻子說了,仍要確定丈夫是否真的明白及了解她的期望,舉例說,假如在吵架時說,丈夫未必會聽得出妻子的憂慮,誤以為是晦氣說話。
三、情感﹕妻子感到沒人支持、理解,是否側重了情感一方?這樣對丈夫並不公平,應多考慮事實,做好第一、二點。
勿強調父親責任 期望要合理
在管教孩子時,妻子要留意,需要理解「丈夫」的處境,而非「父親」這角色。對「丈夫」期望要合理,不要只是強調「父親」的責任。舉例說,丈夫要上班,陪孩子的時間不多,但這並非不想陪孩子。「丈夫」與孩子相處是否有困難?是否怕嘈吵?可多留意平日丈夫的舉動,例如到公園時他的表現如何,與孩子怎樣聊天,有沒有擁抱等,並要注意,也許丈夫與妻子期望的不同,但不代表不愛孩子,只是表達的方式不同。夫婦間最重要多溝通、互補,因為大家都不是對方「肚裏的蟲」。
其實,在照顧孩子方面,妻子通常比較得心應手,夫婦間可多分享育兒心得、有何喜樂與困難。而親子時間重質不重量,例如父母花15分鐘與孩子專心聊天,相比一邊玩手機,一邊與孩子聊天,更為優質。表達愛的方式有很多,丈夫的方式或與妻子不同,但妻子若交託了丈夫看管孩子,應放手並給予信任與尊重,欣賞其付出,而非要求丈夫達到自己的期望。
資料提供﹕香港家庭福利會綜合家庭服務中心註冊社工謝美華
文﹕鍾家寶
■歡迎讀者將問題電郵至happypama@mingpao.com,或傳真至2898 2537
答﹕首先,媽媽重視孩子,並設法想丈夫一起參與,重視家庭關係,是很值得欣賞的。但為事情下定論前,必須了解每個當時人的想法,即包括丈夫,才能更全面看待事件,可從以下三點了解﹕
一、行動﹕妻子的憂慮,有沒有跟丈夫說?是否有足夠溝通?
二、事實﹕即使妻子說了,仍要確定丈夫是否真的明白及了解她的期望,舉例說,假如在吵架時說,丈夫未必會聽得出妻子的憂慮,誤以為是晦氣說話。
三、情感﹕妻子感到沒人支持、理解,是否側重了情感一方?這樣對丈夫並不公平,應多考慮事實,做好第一、二點。
勿強調父親責任 期望要合理
在管教孩子時,妻子要留意,需要理解「丈夫」的處境,而非「父親」這角色。對「丈夫」期望要合理,不要只是強調「父親」的責任。舉例說,丈夫要上班,陪孩子的時間不多,但這並非不想陪孩子。「丈夫」與孩子相處是否有困難?是否怕嘈吵?可多留意平日丈夫的舉動,例如到公園時他的表現如何,與孩子怎樣聊天,有沒有擁抱等,並要注意,也許丈夫與妻子期望的不同,但不代表不愛孩子,只是表達的方式不同。夫婦間最重要多溝通、互補,因為大家都不是對方「肚裏的蟲」。
其實,在照顧孩子方面,妻子通常比較得心應手,夫婦間可多分享育兒心得、有何喜樂與困難。而親子時間重質不重量,例如父母花15分鐘與孩子專心聊天,相比一邊玩手機,一邊與孩子聊天,更為優質。表達愛的方式有很多,丈夫的方式或與妻子不同,但妻子若交託了丈夫看管孩子,應放手並給予信任與尊重,欣賞其付出,而非要求丈夫達到自己的期望。
資料提供﹕香港家庭福利會綜合家庭服務中心註冊社工謝美華
文﹕鍾家寶
■歡迎讀者將問題電郵至happypama@mingpao.com,或傳真至2898 2537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