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陳德霖:人債簡化銷售可擴大長青網文章

2010年09月10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0年09月10日 22:35
2010年09月10日 22: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現正公開發售的中國銀行(3988)人民幣債券,其銷售程序獲金管局批准簡化,令投資者購買的程序大大縮短。金管局總裁陳德霖接受本報記者訪問時表示,這是試驗計劃,當未來1、2隻人債的簡化銷售過程測試也順利,便有機會把簡化程序擴至其他結構較簡單的理財產品 。

人民幣債券產品一直被認為屬低風險的投資產品,金管局繼去年率先簡化財政部人債的銷售過程,周一也向銀行發出指引,簡化其他人債的銷售過程,正好讓周三開售的中行人債一嘗「甜頭」。

先以簡單產品試行

陳德霖解釋,這是一個試驗計劃(pilot scheme),先選擇一些簡單的金融產品,嘗試簡化銷售程序,「在據稱熱賣的中行人債之後,陸續還有1、2隻人債會推出,屆時總結經驗,如果試驗成功,銀行覺得有幫助,顧客覺得方便之餘,不會犧牲投資者的保障的話,其他產品都可以類似的方法處理。」他舉例指,港元的零售債券等產品,也可以考慮簡化。陳德霖表示,此舉是為了建立本港作為財富管理中心地位,「香港提供金融中介服務,服務的對象不止香港人,可能日後四面八方來港的人,都在香港理財、視香港為資產管理中心 」。因此,在保障投資者之餘,亦要方便客戶購買金融產品,在兩者間取得平衡。

他舉例說,一些較簡單的金融產品,「若過度保障,令它(產品)難賣……若全部錄音,個多鐘頭(銷售過程),對客戶不是理想的安排;但相反如果太容易豁免(程序),客戶亦會對風險有誤解。」

雷曼兄弟「爆煲」,暴露了銀行的不良銷售手法後,金管局去年初收緊業界的銷售過程,包括要進行風險評估、銷售過程須錄音、要把投資理財專區及傳統銀行櫃位分割開來等,令一些風險偏低的理財產品,銷售過程也冗長。銀行界一直爭取簡化。現正銷售的中行人債,在3方面獲得簡化,包括銷售過程毋須錄音、可在俗稱「綠區」的傳統櫃位辦理手續等(見表)。

(明報記者羅羽庭報道)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