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亞投行難挑戰美國長青網文章

2015年04月2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4月29日 06:35
2015年04月29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曾經有幾次想動筆寫亞投行(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IIB),但結果都要打住,因為有很多問題仍然想不通,即使我敢說已看了幾乎所有關於亞投行的報道和相關評論。想不通的意思,是圍繞着亞投行很多疑問都不容易找出有說服力的答案,令自己沒辦法下一個肯定的判斷。


美元地位未動搖 美仍握主導權

寫文章的人應該有同感,要對一個議題下判斷,一定要先說服自己,下的判斷對或錯反而次要。


關於亞投行最「流行」的說法,是中國要在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 ) 之外另起爐灶,抗衡美國在國際金融舞台的霸主地位。然而,美國即使經歷2008年金融海嘯仍然未失其在金融市場的話事權,關鍵在於美元獨一無二的地位,在交易、結算、儲備三大功能之中,仍然沒有其他貨幣可以取代美元。至於世界銀行和國基組織,其實只是輸出美元影響力的機構。在無法動搖美元地位的前提下,亞投行對美國的金融霸權能有多大挑戰?


另一種說法,是中國成立亞投行標誌着美國失去了全球經濟體系擔保者的角色;此說來自美國前財長薩默斯4月6日在《華盛頓郵報》刊登的文章,指中國建立了一個新的機構(即亞投行)而美國沒能力說服幾十個盟國不要參加,言下之意,是美國的影響力漸失。


現行金融秩序 中國也是受惠者

在亞投行問題上意圖孤立中國,美國的確是失敗了,但美國現在不加入亞投行成為創始國,失去的只是創立該新組織遊戲規則的參與權,日後美國仍然可以加入成為會員,而在亞投行草擬遊戲規則時,難道美國提出意見,中國會完全置若罔聞嗎?說美國已失去全球經濟體系話事權,顯然是過甚其辭了。


李克強總理一個多星期前接受《金融時報》訪問,說中國倡議的亞投行只是對國際金融體系的一個補充,中國並非要打破現有國際金融體系秩序;無論是和平還是發展,中國都是現行國際體系的受益者。這是實話,中國怎可能在現階段挑戰美國的霸主地位!


[陳景祥 齊物論]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