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美國太空總署(NASA)的水星探測器「信使」號(The Messenger)能源耗盡,昨日在水星表面墜落,為歷時11年的太空任務畫上句號。
「信使」號於2004年8月升空,是人類首個水星探測器。在向水星進發的過程中,僅3米長的「信使」號面對的最大挑戰是克服太陽的巨大引力和高溫。為此「信使」號配備了大型遮光罩,並多次近距離掠過地球、金星及水星,持續緩慢減速。
NASA「信使」號服役11年
至2011年3月,「信使」號終進入水星軌道,前後圍繞水星飛行約4100周,取得許多重要資料,包括於2012年證實水星北極存在數十億噸的固態水,並向地球傳送了大量水星表面的高解像度照片,成果前所未有。
油盡燈枯 Twitter告別地球人
「信使」號展開最後旅程前,先透過Twitter帳戶向地球人告別:「我想是時候跟我的朋友、家人和支援團隊說再見。我很快便會進行最後的衝擊。」到本港時間昨日凌晨3時26分,「信使」號以每小時1.4萬公里的高速,撞向水星背面接近北極的位置,估計留下直徑約16米的大坑,足以容納一架旅遊巴士。大約14分鐘後,NASA地面控制人員未再接收到「信使」號發出的信號,確認它已在水星上墜毁。
NASA「信使」號團隊稱,「信使」號完成了出色的任務,見證它墜落的時刻相當傷感。團隊又稱,預計2017年歐洲太空總署(ESA)的太空船展開水星探索任務時,將可確認「信使」號的墜落地點。
「信使」號於2004年8月升空,是人類首個水星探測器。在向水星進發的過程中,僅3米長的「信使」號面對的最大挑戰是克服太陽的巨大引力和高溫。為此「信使」號配備了大型遮光罩,並多次近距離掠過地球、金星及水星,持續緩慢減速。
NASA「信使」號服役11年
至2011年3月,「信使」號終進入水星軌道,前後圍繞水星飛行約4100周,取得許多重要資料,包括於2012年證實水星北極存在數十億噸的固態水,並向地球傳送了大量水星表面的高解像度照片,成果前所未有。
油盡燈枯 Twitter告別地球人
「信使」號展開最後旅程前,先透過Twitter帳戶向地球人告別:「我想是時候跟我的朋友、家人和支援團隊說再見。我很快便會進行最後的衝擊。」到本港時間昨日凌晨3時26分,「信使」號以每小時1.4萬公里的高速,撞向水星背面接近北極的位置,估計留下直徑約16米的大坑,足以容納一架旅遊巴士。大約14分鐘後,NASA地面控制人員未再接收到「信使」號發出的信號,確認它已在水星上墜毁。
NASA「信使」號團隊稱,「信使」號完成了出色的任務,見證它墜落的時刻相當傷感。團隊又稱,預計2017年歐洲太空總署(ESA)的太空船展開水星探索任務時,將可確認「信使」號的墜落地點。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