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黑人治黑人難消階級歧視長青網文章

2015年05月02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5月02日 06:35
2015年05月02日 06:35
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巴爾的摩太陽報》周日頭版刊登一名黑人青年與友人站在私家車上,揮舞交通雪糕筒砸爛車窗的相片。相中人是18歲的布拉克(Allen Bullock),他在父母勸說下自首,不料當局卻就8項輕微罪行(misdemeanor)開出令人咋舌的50萬美元(390萬港元)保釋金條件,令外界質疑當局刻意留難,無意修補警民裂痕。有學者指出,巴爾的摩是「黑人管治黑人」之地,難用單純種族歧視解答這次暴亂成因,綽號「末日博士」的經濟學家魯比尼直指問題根源在於貧富懸殊加劇。


示威青年自首 保釋金390萬

布拉克的繼父斥責保釋金額「離譜」,比謀殺案疑犯還要高,斥法院以布拉克開刀殺雞儆猴;母親則坦言後悔勸子自首。巴爾的摩大學法學教授希金波坦(F. Michael Higginbotham)亦質疑,法院做法只會損害警民關係。


布拉克一家可算是巴爾的摩黑人低下層的縮影──他未成年時曾最少7次因盜竊或打鬥等捲入官非,其繼父和親母皆有案底。數十年來,巴爾的摩漸由白人當道變成黑人佔多數的城市,黑人比例由1950年的24%升至如今的63.7%,市內陸續出現黑人市長、學校總裁以至警方首長,連警隊都有48%黑人,不像去年爆發騷亂的弗格森般是白人管治黑人,無法以單純的種族歧視解答暴亂成因。


外界原本相信,若能加強黑人在政治和執法的參與,將有助改善黑人與政府的互信和溝通,事實卻是低收入黑人的境况基本上沒太大改變。市政府仍沿用上世紀的分隔(segregation)政策,將白人與黑人分開居住,黑人社區的失業、低收入和罪案問題遲遲未有效改善。


末日博士:根源在貧富懸殊

另一方面,黑人雖有機會晉身市政高層職位,但黑人中產卻倒過來加入歧視貧窮的「自己人」。舉例說,許多黑人警察大多不會住進混亂的黑人社區。市內警方負責人坦言,白人為主的社區非常漂亮,其他社區則「非常有挑戰性」,間接反映骨子裏的種族歧視其實從未遠離1960年代情况。


巴爾的摩黑人的入息中位數只有33610美元,幾乎只是白人(60550美元)的一半。綽號「末日博士」的魯比尼直指,巴爾的摩的種族騷亂根源實是美國貧富懸殊加劇,「解決問題的方法不可以只是在街上增派警員或國民警衛隊。人們十分絕望,我們需處理的是貧窮、失業和經濟機會的問題」。


(綜合報道)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