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在中美就南海爭議不時針鋒相對之際,有深具官方聯繫的內地基金會在美國創立智庫,聲稱是首間進軍美國首都圈的中國智庫。新智庫自稱是獨立機構,但其資金以至人事都有官方色彩,上月在華府舉行研究會時更邀請到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致辭,《華爾街日報》質疑它為內地學者和官員開路,影響美國輿論和外交政策。
「中美研究學會」(Institute for China-America Studies,簡稱ICAS)辦公室位於弗吉尼亞州阿靈頓郡,就在華盛頓列根國際機場旁,屬於首都圈內。ICAS創辦人向《華爾街日報》稱,ICAS是首間設於這區域的中國智庫。ICAS在網頁上自稱是「獨立和非牟利的學術機構」,成立目的是「透過進行學術研究計劃和學術活動,以及加強與美國大學、研究機構、傳媒和私人及政府組織的對話,促進中美改善互動和交流」。
《華爾街日報》:欲影響輿論
不過,創立該智庫的「海南南海研究基金會」,與長年研究南海問題的內地官方智庫「中國南海研究院」關係密切,後者網站簡介指基金會是「為國家總體外交服務,為國家南海開發的戰略部署服務,為海南建設海洋強省服務」。
事實上該智庫的行政總監兼資深研究員洪農,本身亦兼任中國南海研究院法律與政策研究所所長。ICAS目前只有5名常駐職員及研究員(包括洪農),另有中國南海研究院院長吳士存和中央蘭開夏大學國際法教授鄒克淵任兩名非長駐研究員。《華日》報道直指ICAS是中國南海研究院的分支機構,質疑它能否真正做到獨立於中國政府。洪農回應指,智庫目前以企業形式註冊,等待批准為非牟利機構,她強調自己不是共產黨員,智庫可自由進行批評中國政策的研究。她又稱不知道南海研究院的資金來源,也不清楚智庫的財政預算。
行政總監:不知智庫資金來源
上月16日在「中美全球安全事務合作」國際研討會,據報是ICAS活動的「頭炮」,不但邀請多名美國著名智庫和大學的學者參與,更獲得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預先錄影致辭,以及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親自到場演講。崔天凱表明,中美關係需要「公眾的參與和兩國智庫的智慧」。
中國近年在釣島和南海問題上態度強硬,華府、日本及部分東南亞國家指控北京做法危及海上航行安全。《華日》形容,ICAS的出現不但響應了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去年提出建立新型智庫,以改善治理和提升中國「軟實力」的要求,亦可為中國學者和官員提供平台,嘗試影響美國(尤其是關乎亞洲海上爭議)的公共討論和政府制訂。
綜合報道
「中美研究學會」(Institute for China-America Studies,簡稱ICAS)辦公室位於弗吉尼亞州阿靈頓郡,就在華盛頓列根國際機場旁,屬於首都圈內。ICAS創辦人向《華爾街日報》稱,ICAS是首間設於這區域的中國智庫。ICAS在網頁上自稱是「獨立和非牟利的學術機構」,成立目的是「透過進行學術研究計劃和學術活動,以及加強與美國大學、研究機構、傳媒和私人及政府組織的對話,促進中美改善互動和交流」。
《華爾街日報》:欲影響輿論
不過,創立該智庫的「海南南海研究基金會」,與長年研究南海問題的內地官方智庫「中國南海研究院」關係密切,後者網站簡介指基金會是「為國家總體外交服務,為國家南海開發的戰略部署服務,為海南建設海洋強省服務」。
事實上該智庫的行政總監兼資深研究員洪農,本身亦兼任中國南海研究院法律與政策研究所所長。ICAS目前只有5名常駐職員及研究員(包括洪農),另有中國南海研究院院長吳士存和中央蘭開夏大學國際法教授鄒克淵任兩名非長駐研究員。《華日》報道直指ICAS是中國南海研究院的分支機構,質疑它能否真正做到獨立於中國政府。洪農回應指,智庫目前以企業形式註冊,等待批准為非牟利機構,她強調自己不是共產黨員,智庫可自由進行批評中國政策的研究。她又稱不知道南海研究院的資金來源,也不清楚智庫的財政預算。
行政總監:不知智庫資金來源
上月16日在「中美全球安全事務合作」國際研討會,據報是ICAS活動的「頭炮」,不但邀請多名美國著名智庫和大學的學者參與,更獲得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預先錄影致辭,以及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親自到場演講。崔天凱表明,中美關係需要「公眾的參與和兩國智庫的智慧」。
中國近年在釣島和南海問題上態度強硬,華府、日本及部分東南亞國家指控北京做法危及海上航行安全。《華日》形容,ICAS的出現不但響應了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去年提出建立新型智庫,以改善治理和提升中國「軟實力」的要求,亦可為中國學者和官員提供平台,嘗試影響美國(尤其是關乎亞洲海上爭議)的公共討論和政府制訂。
綜合報道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