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盧文端﹕中央願意溝通 泛民須改態度長青網文章

2015年05月0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5月04日 06:35
2015年05月04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特區政府公布普選方案之後,儘管一些泛民議員仍然堅稱要綑綁否決,但中央推動落實普選的誠意和決心並沒有變,而是更積極推動各界支持通過普選方案。中央的誠意不只限於表態,而且在普選方案方面也作出了讓步,給泛民提出務實可行的建議預留了空間。中央官員也明確表示願意就落實普選問題與泛民議員見面溝通。現在的問題在於,泛民須改變勢不兩立、一拍兩散的極端態度,提出務實可行的政改建議。


中央在普選方案中有讓步

中聯辦主任張曉明近日與自由黨高層見面時,強調要從「一國兩制」的大局來看待香港特區行政長官的普選制度,是希望香港社會討論特區政府提出的普選方案時,能夠得出公正的結論,支持通過這個方案。張曉明還表示,擔心特區政府能否取得泛民陣營4至5票支持票,讓政改得以通過。據了解,張曉明在多個不同場合都表示,希望社會各界能夠盡力推動泛民議員對普選方案投支持票。這些都清楚表明,中央非常希望普選方案能夠過關。


泛民人士指政府的普選方案非常強硬,寸步不讓。其實不然,中央已經作出了讓步。雖然特區政府和中央官員都不這樣講,但事實確實如此。降低「入閘」門檻,提委可投「2至N票」,支持所有參選人,讓泛民的提委有更大的發揮空間等等,這些都是需要得到中央首肯的。還有一點特別值得泛民人士注意,特區政府的普選方案在提名委員會的組成方面,與人大「8•31決定」的表述相比則有一定的彈性。人大決定的內容是,「提名委員會的人數、構成和委員產生辦法按照第四任行政長官選舉委員會的人數、構成和委員產生辦法而規定。」特區政府方案的建議則顯示出靈活性,表明在本地立法階段,提名委員會的產生辦法方面,有「技術性修訂」的空間。這也是普選方案在堅持人大決定框架的前提下,盡可能擴大民主空間的表現。


中央官員願意與泛民議員見面溝通

面對泛民議員與特區政府之間的僵持狀態,希望落實普選的市民希望中央官員與泛民議員見面溝通,以化解僵局。特區政府已表示樂意安排,中央官員也表示願意見面。基本法委員會主任李飛和港澳辦主任王光亞近日在北京分別會見香港大律師公會訪京團時,都明確表示,中央對各方溝通的大門永遠敞開。現在的問題在於,見面談什麼?如果泛民議員只是為了做秀,再次宣示要否決根據《基本法》和人大決定制定的普選方案,這樣的見面就沒有什麼實際意義。其實,中央方面的信息非常清楚:不僅願意當面溝通,更希望泛民議員能夠拿出有利促成普選的建設性意見展開討論。問題在於泛民如何回應。


歷史的經驗值得注意。人大常委會2007年的決定並沒有就功能組別議員怎樣產生規定任何方法。2010年民主黨提出的新增的功能組別議席「一人兩票」的方案能夠得到中央的接納,關鍵是方案不牴觸基本法和人大有關決定,巧妙之處在於可在本地立法層面解決問題。今次普選方案的討論,人大決定當然是不可改變,但本地立法層面仍然有空間可以發揮,只是泛民一味堅持要否決普選方案,沒有提出具體建議。泛民方面應該認真考慮提出一些可行建議,與中央官員溝通討論。


泛民做騷後須回歸務實

現在最令人擔心的是,一些泛民人士採取極端的態度,說極端的話,做極端的事,不僅將自己逼到死角,還要綑綁起來,令自己動彈不得。這是自己為難自己,自己害死自己。本人雖然理解泛民議員有做秀的需要,但做完騷之後,須冷靜下來,回歸務實。只是做騷,叫口號,根本解決不了問題。


據筆者接觸了解,一些泛民議員至今還存在兩種想法:一是認為只要擺出強硬態度,中央到最後關頭會妥協讓步;二是認為今次否決普選方案,2022年會有更好的方案。其實,這兩種想法都不切實際。首先,人大「8•31決定」不可撼動,中央已經把話講死,不會在原則底線上退讓。其次,中央有關官員已經清楚講明,若今次不通過政改方案,下次即使再啟動政改,中央還是8•31決定那一套。在此,筆者奉勸泛民人士,還是放棄幻想,回歸人大決定框架,提出務實建議,爭取落實普選,莫讓希望有普選的市民失望,也避免自己陷於左右為難、苦無出路的困局。


作者是全國工商聯副主席、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副主任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