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聯儲局維持息率不變,但認為首季經濟疲弱主要是暫時性,指的可能是天氣,亦有機會是強美元,而近期全球盤路有所逆轉,歐元及日圓為首的貨幣回升,歐債利率上揚,美債息升而美元跌。筆者傾向今次是技術性整固,但全球波動性正在趨升,本港尤其厲害,恒指及國指30天歷史波幅達24%,以升市來說是相當厲害(波幅急升多為跌市),應僅次於2007年10月時大約30%。若現水平不是頂,理應要先行整固,待波幅回落後才突破,短期維持板塊輪動,上周四到內房起飛。
儲局預期,冬季期間經濟增速變緩,部分是由於短暫因素,預計美國經濟會回到溫和增長態勢中,勞動力市場也會繼續改善。與3月份議息聲明相比,當局立場變化不大,但面對首季僅0.2%的經濟增長,當局則顯得信心十足,但始終大家都說不準,還得看第2季會否出現明顯反彈,故真的出手最快也要到9月份會議,但市場幾乎認定年內肯定加息,若非9月便是12月。
德債息抽逾4倍 衝擊股市
聯儲局是此會議並非什麼重大事件,卻剛好遇上德國債息飈升、歐元突破1.1水平。年初至今全球資金對歐洲股票趨之若鶩,看中歐元下跌、債息下滑,但暫時看,整個歐元區經濟就僅法國毫無起色,周邊國家中尤以西班牙表現突出,PMI高達54.3,意大利和德國亦表現不俗。美國經濟相對沒預期般好,加息又是已知的事,歐洲則較想像中好,在這背景下,歐元兌美出現小雙底,大量淡友急於平倉,突破頸線後更直撲1.12。不俗的經濟表現和國債負利率亦明顯是錯配,德國債息顯著上升,由4月20日的歷史低位0.075厘,抽升至0.32水平,以幅度計超過4倍,對股市造成巨大衝擊。
歐洲股市靠QE累積很大升幅,有增長的企業獲20、30倍市盈率,增長緩慢的也有15倍,很多估值都處於2004、05年以來最高水平。一旦歐元轉強、債息回升,純估值擴張推動的升市就出現重大變數。此外,早前有報道指歐元成為套息貨幣,不少進取型資金沽歐元買印度盧布,印尼盾等高息貨幣,而兩國股市和匯價亦明顯弱勢。不過,全球就歐洲QE、美元過強兩大因素進行調整後,局勢很快便會穩定下來,始終歐元和債息上揚主因經濟基本正在回暖,屆時盈利改善還是可支持股價的,短期波動趨升,但不是大問題。
炒賣殼 垃圾概念股當道
恒指歷史波幅急升,若2007年的30%是頂,現在處於24%,有必要再整固多一段時間,否則強行向上或會跌得更傷。資金繼續板塊輪動,垃圾和概念股當道,一大升便獲資金追捧,大家都相信會是賣殼前奏,質素愈差機會愈大,就像內地ST股(連續兩財年出現虧損而要被標上ST「特別處理」的股票)。
捱過今年 內房海闊天空
論基本因素則尚有內房股,在公積金新政刺激,近數周無論一線、二線還是三線城市的銷售均較去年同期上升,若以年初至今17周累計,絕大部分一、二線城市均按年上升,倒退的僅成都、南京、天津等。一來短線銷情看漲,利好投資氣氛,二來去年起賣地減少,未來供應亦相對縮減,只要捱得過今年,大部分上市房企均可能海闊天空。當然,樓市回暖亦非現時才知,上周四突然大爆發,說不定會再有新政策出台。在現時波幅巨大又消息不斷的市况,重點不在分析,而是願不願意入市一搏。
[江宗仁 還看今朝]
儲局預期,冬季期間經濟增速變緩,部分是由於短暫因素,預計美國經濟會回到溫和增長態勢中,勞動力市場也會繼續改善。與3月份議息聲明相比,當局立場變化不大,但面對首季僅0.2%的經濟增長,當局則顯得信心十足,但始終大家都說不準,還得看第2季會否出現明顯反彈,故真的出手最快也要到9月份會議,但市場幾乎認定年內肯定加息,若非9月便是12月。
德債息抽逾4倍 衝擊股市
聯儲局是此會議並非什麼重大事件,卻剛好遇上德國債息飈升、歐元突破1.1水平。年初至今全球資金對歐洲股票趨之若鶩,看中歐元下跌、債息下滑,但暫時看,整個歐元區經濟就僅法國毫無起色,周邊國家中尤以西班牙表現突出,PMI高達54.3,意大利和德國亦表現不俗。美國經濟相對沒預期般好,加息又是已知的事,歐洲則較想像中好,在這背景下,歐元兌美出現小雙底,大量淡友急於平倉,突破頸線後更直撲1.12。不俗的經濟表現和國債負利率亦明顯是錯配,德國債息顯著上升,由4月20日的歷史低位0.075厘,抽升至0.32水平,以幅度計超過4倍,對股市造成巨大衝擊。
歐洲股市靠QE累積很大升幅,有增長的企業獲20、30倍市盈率,增長緩慢的也有15倍,很多估值都處於2004、05年以來最高水平。一旦歐元轉強、債息回升,純估值擴張推動的升市就出現重大變數。此外,早前有報道指歐元成為套息貨幣,不少進取型資金沽歐元買印度盧布,印尼盾等高息貨幣,而兩國股市和匯價亦明顯弱勢。不過,全球就歐洲QE、美元過強兩大因素進行調整後,局勢很快便會穩定下來,始終歐元和債息上揚主因經濟基本正在回暖,屆時盈利改善還是可支持股價的,短期波動趨升,但不是大問題。
炒賣殼 垃圾概念股當道
恒指歷史波幅急升,若2007年的30%是頂,現在處於24%,有必要再整固多一段時間,否則強行向上或會跌得更傷。資金繼續板塊輪動,垃圾和概念股當道,一大升便獲資金追捧,大家都相信會是賣殼前奏,質素愈差機會愈大,就像內地ST股(連續兩財年出現虧損而要被標上ST「特別處理」的股票)。
捱過今年 內房海闊天空
論基本因素則尚有內房股,在公積金新政刺激,近數周無論一線、二線還是三線城市的銷售均較去年同期上升,若以年初至今17周累計,絕大部分一、二線城市均按年上升,倒退的僅成都、南京、天津等。一來短線銷情看漲,利好投資氣氛,二來去年起賣地減少,未來供應亦相對縮減,只要捱得過今年,大部分上市房企均可能海闊天空。當然,樓市回暖亦非現時才知,上周四突然大爆發,說不定會再有新政策出台。在現時波幅巨大又消息不斷的市况,重點不在分析,而是願不願意入市一搏。
[江宗仁 還看今朝]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