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中文科口語考試時間短而得分多,是考生的必爭之地。記得多年前本人曾為舊制高考文化科的口語主考員,其中一段經歷,尤其深刻。當晚題目為「內在美,外在美,孰美?」,一位考生一馬當先,當仁不讓,立刻說﹕「我認為是內在美」。此時,另一位考生煞有介事,以機械式的套語揚聲道﹕「不好意思,這位同學,我對你的意見有所保留」。我當下心想﹕「此人語帶自信,看來必有高論」。接着,他說:「我認為敦美是三者中最為美麗的。」乍聽之下,甚為驚訝,立即再看手中題目,明明只有兩個選項,何以會有三者?而且何謂「敦」美?難道是題目印錯?細看下,原來同學將「孰」字看成「敦」字。不過照理世上沒一種美叫「敦美」,這位同學可以如何自圓其說呢?考生不忙不迭的道﹕「敦美是內在美與外在美結合而成的一種美,是一種令人感到敦厚的美。」我登時大感訝異,這位考生果然很有「創意」,已經看錯題目,又不明文言句式,竟然還搪塞解釋,敷衍一番。我多麼希望有一位白武士可以出來指正謬誤,引導同學步入正軌。可惜,那位本來支持內在美的考生聽到此番「高論」後竟然轉換立場!就是連餘下的三位考生也人云亦云,被「敦美」嚇倒,竟「達成共識」!我無意挖苦考生,不過這段可堪一笑的經歷實在笑中有淚,原來一個「孰」字已可考起一班準大學生。
高考年代如是,今天的文憑試更如是。文言文是我們考生最感恐懼的夢魘,卷一閱讀理解卷中的文言文部分及口語的諺語題一直是考生的頭號殺手。剛才的考生明顯不明白「孰」字之本意才會張冠李戴,創意無限。
生活中學文言文
要掌握文言文一定離不開它出現的歷史背景及涉及的文化知識,既要思考源流,還要細加推敲,絕不是在坊間買幾本文言文練習瘋狂操練一輪就可一蹴而就的。學習必須結合生活,我們要知道文言文並非「死去的語言」。新年時大廈門口掛着的「天增歲月人增壽 春滿乾坤福滿門」、家具店提示客人「敬請勿坐 面斥不雅」、書本內頁提示讀者要尊重版權「如有違規 送官究治」等均是學習文言文的生活材料,問題是我們是否發現,是否願意多了解。
最近有朋友建議我節錄「增廣賢文」的佳句予學生溫習,從小累積。我立時每天在黑板寫下金句,並要求學生抄在筆記簿上。這些名言雋語說得擲地有聲,諸如「人情似紙張張薄,世事如棋局局新」、「誰人背後無人說,哪個人前不說人」、「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等等。句子對偶勻稱,言簡意賅,以理寓意,充滿哲學味道,甚有啟發。我相信只有累積實學才可有鞏固的根基,否則考場拾趣只會要幾趣有幾趣。
(本欄歡迎各位老師、教育界人士投稿至happypama@mingpao.com,一經刊出,薄酬)
作者簡介﹕沙田培英中學中文科科主任
文﹕陳得南
高考年代如是,今天的文憑試更如是。文言文是我們考生最感恐懼的夢魘,卷一閱讀理解卷中的文言文部分及口語的諺語題一直是考生的頭號殺手。剛才的考生明顯不明白「孰」字之本意才會張冠李戴,創意無限。
生活中學文言文
要掌握文言文一定離不開它出現的歷史背景及涉及的文化知識,既要思考源流,還要細加推敲,絕不是在坊間買幾本文言文練習瘋狂操練一輪就可一蹴而就的。學習必須結合生活,我們要知道文言文並非「死去的語言」。新年時大廈門口掛着的「天增歲月人增壽 春滿乾坤福滿門」、家具店提示客人「敬請勿坐 面斥不雅」、書本內頁提示讀者要尊重版權「如有違規 送官究治」等均是學習文言文的生活材料,問題是我們是否發現,是否願意多了解。
最近有朋友建議我節錄「增廣賢文」的佳句予學生溫習,從小累積。我立時每天在黑板寫下金句,並要求學生抄在筆記簿上。這些名言雋語說得擲地有聲,諸如「人情似紙張張薄,世事如棋局局新」、「誰人背後無人說,哪個人前不說人」、「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等等。句子對偶勻稱,言簡意賅,以理寓意,充滿哲學味道,甚有啟發。我相信只有累積實學才可有鞏固的根基,否則考場拾趣只會要幾趣有幾趣。
(本欄歡迎各位老師、教育界人士投稿至happypama@mingpao.com,一經刊出,薄酬)
作者簡介﹕沙田培英中學中文科科主任
文﹕陳得南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