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星級爸爸﹕為孩子禱告長青網文章

2015年05月05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5月05日 06:35
2015年05月05日 06:35
新聞類別
健康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上星期到教會周三的祈禱會,這次主要是為會友的疾病禱告。香港這城市的口袋收入是世界前列,但心靈收入卻是負數,想想自己不過是睡眠質量不太好,比那些拖着疲倦身軀上班朋友的壓力,自己的問題其實不算什麼。當我聽到牧師邀請那些患癌病的弟兄姊妹去到前台時,心裏很難過,自己的小毛病算什麼呢。後來牧師繼續邀請不同病患的朋友出來,作抹油祝福,還有其他專人為每一位患者作詳細的禱告,算一算自己及其他會友,幾乎八成有病,有輕有重。


記得自己開始有耳鳴時,感覺很困擾,睡眠質量變得不好,有時起身幾次,或者醒了睡不回去。在一次崇拜當中,牧師突然有感動,叫那些背痛和耳鳴的人出來,要為我們祈禱,於是我行出去接受弟兄的禱告。祈禱完了,他問我的感覺如何,我說耳鳴仍在啊!我離開教會時心裏想上帝會聽我的禱告嗎?真的如此快回應我嗎?我不會誇張地說神蹟出現了,但是自那天之後耳鳴仍在,卻已經不再影響我,於是我失眠之苦的原因消失了,只不過仍然要吃處方的情緒藥才能安睡。


學習之苦 孩子逆來順受

看到別人的苦,所以我開始為其他在場的病患禱告,更特別為球隊中一位小朋友懇切的向上帝呼求,因為他得了癌症,正接受第三次治療。知道他父母非常焦慮,媽媽說看到孩子受苦,自己卻不能分擔痛苦和擔心,一籌莫展。以前自己的小朋友生病,哮喘或發燒都讓我們忐忑不安,甚至往最壞方向猜想,我希望上帝可以安撫他們一家人。晚上那一串長長的病患名單,都是我們夫婦每日祈禱的對象。


因為為人父母,對小朋友的問題特別敏感,因此在這裏寫了十多年的親子文章,就是希望和讀者們互動。為什麼一說起香港的教育我就如此衝動啦,其實因為我親眼目睹耳聞的個案實在太多,制度一念之差,一名好老師的一念之仁,小孩子就等於在天堂與地獄的分別。


教育方法如果有問題,小學生回到學校就是年年月月的鞭撻與煎熬,但沒有多少人知道他們的痛苦,因為父母認為學習痛苦是教育成功的過程。成人工作不如意,可以轉工換老闆,小朋友只可以逆來順受,小家伙們有千百種性格,但教育制度只有一種,有可能是最壞的一種。


為病了的教育禱告

有人嘲笑快樂學習的理念,快樂並不等於耽樂,考試測驗也不等於辛勤努力。愛因斯坦時常強調教育的意義在培養小朋友的好奇心,懷抱着好奇心到學校的小朋友一定開心,帶着挫敗失望的心情回到學校的學生一定是未來的失敗者。


在醫治祈禱會中,我只能不住的祈禱,讓上帝指派教育天使到學校去,打出一條色彩繽紛的教育路,似乎只有禱告才可讓奇蹟出現。


作者簡介﹕一身兼數職,導演、專欄作家、演員等,最享受的還是在家擔任CEO

文﹕張堅庭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