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梁美儀﹕憶魯平 看北京對港政策轉變長青網文章

2015年05月07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5月07日 06:35
2015年05月07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國務院港澳辦前主任魯平因癌病逝世,讓港人透過他參與香港工作30年的經歷,好好重溫由1970年代末中英就香港前途談判,到97年政權交接的一段香港近代最重要的一段歷史。從魯平身上,正好看透北京對港政策與態度,在這40多年的劇變。


在中英就香港前途談判到起草《基本法》期間,中國經濟改革開放才剛起步,內地與香港在經濟與社會發展上差距甚遠,那時在北京眼中,香港還是那隻會生金蛋的鵝,所以北京的領導人和官員,都希望設計好一套「一國兩制」制度,留住資本家,留住港人。在這前提下,中方最終同意在基本法內,讓香港一步一步邁向普選特首和立法會的承諾。


魯平過身後,不少人都引述了魯平在1993年在《人民日報》發表的長文,明言中央政府不會干涉香港民主發展,只需立法會通過、行政長官同意,「報全國人大常委會備案就可以,不必中央政府同意」。此文發表之時,正值回歸的後過渡期,港人對回歸仍心存疑慮,那個時候,北京作出強調「兩制」、「高度自治」的承諾,可說是一種政治需要。


回歸後,魯平也從港澳辦主任之位退下來,但港澳辦依然擔起防止「河水」犯「井水」的防波堤,回歸初期,內地人因公來港,或內地機構要在港設辦事處,先要「港澳辦」批准。


不過,這一切都隨2003年七一大遊行而徹底改變。那時起,中央認為香港開始失控,開始將不干預香港政策束之高閣。2013年,曾言中央不會干涉香港民主發展的魯平,在接受港台訪問時,已拋開了當日對港寬鬆的態度,如特首與中央對抗,香港沒有大陸這腹地 「肯定完蛋」。 這些話,也是基於北京的政治需要。


作者是資深傳媒工作者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