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彭博:內地放水 不意味房地產增投長青網文章

2015年05月07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5月07日 06:35
2015年05月07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彭博研究中心經濟學家陳世淵昨日表示,內地以抵押補充貸款(PSL)放水並不會加大房地產和製造業的投資。他認為放水並不意味政策轉向或者放棄調整結構,重回大舉刺激經濟的路徑。他指內地投資增速正在逐年放緩,中央力求通過加大基礎設施建設來維持經濟的適度增速。


未來需投資基礎設施「保增長」

中國現在的經濟總量只相當於美國1969年的水平,基礎設施的投資仍然有很大的空間。隨着房地產和製造業投資的減少,中央有必要更多投資基礎設施來「保增長」。


彭博能源分析師Joseph Jacobelli則補充道,市場對於中國的基礎設施投資理解有偏差。他指出,以電力為例,首季的使用量僅增加1%,市場便普遍認為中國電力產能過剩,不能再增加投資。不過,中國政府卻計劃今年增加約一成的裝機容量。這並非錯誤的決定。一方面,中國人口眾多,目前的供電量今後肯定不夠使用;另一方面,電力等基礎設施的建設都是長期投資,需要提前佈局。


陳世淵指出,中國已經是全世界污染最嚴重的國家,世界衛生組織PM2.5標準是10,中國已經達到60。中國政府目標是降到35,若不改變生產方式,需要減少兩成的生產才能達到目標。


拓清潔能源 平衡環保經濟

不過,國家已經將環保提到和經濟發展同等的高度,未來將會通過使用清潔能源,淨化汽車排氣等方式來實現平衡。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