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六四事件最後竟然動用了25萬以上正規軍及10餘萬北京民兵,再加上警察總人數不會少於40萬,與當時澳門總人口差不多。與國共內戰著名的三大戰役之一,平津戰役中解放軍兵力相比,總人數甚至還稍多,那場被喻比「決定中國命運之戰」,後來在六四中「居功至偉」的38軍,擔任了攻堅主力的角色,但誰也料不到入城40年後會把槍口指向人民。六四是建國至今對國內進行的最大規模單一軍事行動,在對外戰爭中也僅次於韓戰。全國七大軍區24個集團軍中,有四大軍區14個集團軍和唯一空降軍所屬部隊進京「勤王」,四大軍種的一半即陸空軍直接「參戰」。但為何餘下兩個軍種、3個軍區、10個集團軍,沒有赴京考取「武狀元」呢?這其實是當時中央軍委研究當時國內外形勢,通盤考慮的結果,簡單來說就是對國內外都留有餘地,反正這一戰役規模兵力鎮壓平民、防止兵變,都已經綽綽有餘。
為何3軍區沒出兵
沒有出兵的有蘭州軍區、武漢軍區和廣州軍區的10個軍,從戰略方向上可清楚看出,是鄧小平、楊尚昆、劉華清等軍方高層,兼顧當時國內外形勢的戰略部署。蘭州軍區是防止印度入侵的主力,而1980年代中期中印關係風雲再起,印度進一步蠶食了藏南9萬平方公里。因當時兩軍差距懸殊,且中越戰線緊張,中蘇仍然對峙,鄧小平一錘定音不打必敗的仗,拒絕軍方出兵懲印。不過為防印度藉中國「平亂」之機得寸進尺,且考慮1989年初拉薩才剛發生騷亂,所以蘭州軍區部隊是萬萬不能隨便調動的。
武漢軍區不出兵,原因是它毗鄰濟南軍區,同是鎮守中原兩大支柱。既然濟南軍區已派出包括全國僅有幾個甲類集團軍之一的54軍,那麼後來被撤銷的武漢軍區就必須暫代濟南軍區位置,防止一旦局勢失控波及中原。當然說沒有派兵其實只是陸軍,實際上殺人僅次於38軍的第15空降軍,第43、44空降旅駐地就在武漢軍區的河南,餘下第45教導旅看守大本營及策應當地陸軍,扼守京港線大動脈,故此也無法抽身。
南面的廣州軍區,當時的軍區司令是盛傳親趙紫陽派系的尤太忠。轄下42軍軍長張萬年在回憶錄透露對出兵北京爭功恨得牙癢癢,無奈中越戰爭理論上仍未正式結束,更重要是1988年3月才發生南沙赤瓜礁海戰,所以中央是決不會冒險的。另根據劉華清回憶,南沙分階段作戰計劃是2月底由趙紫陽和鄧小平批准。有軍方文章進一步暗示,全面收復南沙的戰役曾打算在年內進行。而當時陸戰164旅還未成立,僅有的陸戰一旅根本不可能一心二用,這也順便解釋了海軍沒有派兵赴京的原因。同時廣州軍區還有一個戰略任務,就是萬一「動亂」遍及全國時,必須配合華中的武漢軍區,確保南北交通線暢通無阻,令「平亂大軍」能順利南下。
既然從華北到華南都應該有軍區原地鎮守保衛交通線,那又如何解釋瀋陽軍區尤其是甲類集團軍的39軍也進京呢?原因很簡單,因為東三省防蘇的兵力多的是,最重要是中蘇關係自5月戈爾巴喬夫訪華時已快速升溫,甚至馬上已談及軍貿合作。相對於蘭州和廣州軍區,已經完全解除軍事威脅,可以騰出手來放手大幹了。當然所謂的大幹是不可能向首都、向中央自己射核彈攻子之盾的,所以第二炮兵也就完全可以袖手旁觀,像海軍一樣不用沾一點血腥了。
(解密六四密件後記四之三)
作者是澳門國際軍事學會會長
為何3軍區沒出兵
沒有出兵的有蘭州軍區、武漢軍區和廣州軍區的10個軍,從戰略方向上可清楚看出,是鄧小平、楊尚昆、劉華清等軍方高層,兼顧當時國內外形勢的戰略部署。蘭州軍區是防止印度入侵的主力,而1980年代中期中印關係風雲再起,印度進一步蠶食了藏南9萬平方公里。因當時兩軍差距懸殊,且中越戰線緊張,中蘇仍然對峙,鄧小平一錘定音不打必敗的仗,拒絕軍方出兵懲印。不過為防印度藉中國「平亂」之機得寸進尺,且考慮1989年初拉薩才剛發生騷亂,所以蘭州軍區部隊是萬萬不能隨便調動的。
武漢軍區不出兵,原因是它毗鄰濟南軍區,同是鎮守中原兩大支柱。既然濟南軍區已派出包括全國僅有幾個甲類集團軍之一的54軍,那麼後來被撤銷的武漢軍區就必須暫代濟南軍區位置,防止一旦局勢失控波及中原。當然說沒有派兵其實只是陸軍,實際上殺人僅次於38軍的第15空降軍,第43、44空降旅駐地就在武漢軍區的河南,餘下第45教導旅看守大本營及策應當地陸軍,扼守京港線大動脈,故此也無法抽身。
南面的廣州軍區,當時的軍區司令是盛傳親趙紫陽派系的尤太忠。轄下42軍軍長張萬年在回憶錄透露對出兵北京爭功恨得牙癢癢,無奈中越戰爭理論上仍未正式結束,更重要是1988年3月才發生南沙赤瓜礁海戰,所以中央是決不會冒險的。另根據劉華清回憶,南沙分階段作戰計劃是2月底由趙紫陽和鄧小平批准。有軍方文章進一步暗示,全面收復南沙的戰役曾打算在年內進行。而當時陸戰164旅還未成立,僅有的陸戰一旅根本不可能一心二用,這也順便解釋了海軍沒有派兵赴京的原因。同時廣州軍區還有一個戰略任務,就是萬一「動亂」遍及全國時,必須配合華中的武漢軍區,確保南北交通線暢通無阻,令「平亂大軍」能順利南下。
既然從華北到華南都應該有軍區原地鎮守保衛交通線,那又如何解釋瀋陽軍區尤其是甲類集團軍的39軍也進京呢?原因很簡單,因為東三省防蘇的兵力多的是,最重要是中蘇關係自5月戈爾巴喬夫訪華時已快速升溫,甚至馬上已談及軍貿合作。相對於蘭州和廣州軍區,已經完全解除軍事威脅,可以騰出手來放手大幹了。當然所謂的大幹是不可能向首都、向中央自己射核彈攻子之盾的,所以第二炮兵也就完全可以袖手旁觀,像海軍一樣不用沾一點血腥了。
(解密六四密件後記四之三)
作者是澳門國際軍事學會會長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