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行政會議成員、全國人大代表羅范椒芬日前點名指公民黨湯家驊及郭榮鏗可以成為特首候選人,但政制及內地事務局長譚志源認為,日後大家都不應該具體點名誰可以「出閘」,因為此舉不但對當時人造成壓力和不公平,對整個制度也沒有好處。至於「反共」的人可否出閘,譚拒絕評論。另外,譚志源稱會盡力安排中央與議員於非正式場合見面「摸底」。
指不應點名誰可出閘
譚志源昨日出席立法會討論2017年政改方案的小組委員會會議後見記者。他說,政府過去一年多已經安排泛民議員與中央官員見面三四次,雖然雙方都可以務實地討論,但對政改都沒有實質進展,現在距離政改表決只剩下個多月,相信即使再會面,也未必會有突破進展。
但譚志源表明,仍希望可以在表決前,玉成中央與立法會議員再有一次會面機會。但他稱,如果會面都在公開場合舉行,成效未必一定有把握,因此冀安排雙方在非正式的場合見面「摸底」。
高永文﹕接受8.31便屬溫和
另外,食物及衛生局長高永文接受民主黨主席劉慧卿網台節目訪問時承認,在現時機制下,很大機會是建制派能出閘成為特首候選人,但相信溫和民主派亦有機會,當被劉慧卿追問「溫和」定義時,高稱接受人大8.31決定的便屬溫和。高永文在節目後被問及現時27名泛民均不接受人大8.31決定,是否所有人都不屬溫和派,他拒絕回應,稱這是其個人意見,不能代表中央或特區政府的看法。他說,政改方案未必最理想,但強調日後有改善空間,「好一部分」市民亦接受通過方案,他相信先落實普選有助解決社會撕裂問題。
基本法委員會副主任梁愛詩昨在鄉議局出席基本法研討會時表示,有些人害怕在政改上轉軚,但認為如果是為了市民福祉,且符合法律程序,議員應放下個人得失支持政改。她又說,不應該把方案與一個不存在的「空中樓閣」,或「國際標準」作比較,應該與現時的制度比較。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