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特區政府4月22日公布的政改方案,是在法治框架下,穩健有序地推進香港政制發展、實現一人一票普選特首的務實方案,這是歷史性的第一步,有了2017年特首普選的第一步,再有2020年立法會普選第二步,香港政制發展將循序漸進地穩健推進。作為在香港工作生活的市民,我們認為這是香港民主政治歷史突破,寫下了香港普選歷史第一筆,是與我們每個港人息息相關大事件。我們支持政改方案通過,希望立法會議員傾聽民意,通過政改方案,讓500萬香港選民在2017年特首選舉中享有一人一票選特首的權利,讓香港在大時代中,能把握機遇、再創輝煌,成長為全球性國際金融中心,粵港澳共建世界級城市群。
此次政改方案,放寬了入閘門檻,只要能獲得1200名提名委員會中的120人提名,即可入閘參選特首,入閘人數最少5個、最多10個,這意味着最少一名泛民參選人可入閘。入閘後,參選人公開辯論、講述施政綱領、爭取支持,令各位參選人可自由在社會上公布政綱。出閘時,提委會無記名投票,選出2至3名特首候選人,由500萬香港選民,一人一票選出特首。這個穩健務實的政改方案若獲通過,將極大地增強特首的民意認受性,改善特區政府管治能力,有助於香港把握國家發展大機遇,大大提升香港競爭力。
港進步速度被爭吵拖慢
香港政改爭議日久,相信很多香港人和我一樣,不喜歡香港現在的社會撕裂、非黑即白,更不喜歡香港發展落後周邊的那種失敗感、挫折感。和香港同為亞洲四小龍的新加坡,在1990年代初,其人均GDP同香港是一樣的,約為24,000美元,到了2013年,新加坡的人均GDP達到55,190美元,而香港則只有38,120美元,等於香港人均GDP比新加坡少了17,000多美元。在人均GDP增長上,這10年香港只有10%增長,而新加坡是31%、韓國是89%。香港進步的速度,被各種爭吵拖慢了,看到立法會「拉布」充斥,社會經濟民生議題一個個被擱置,我們的心真的好痛,有誰,願意接受香港正在不斷落後這種評價呢?
當今商界趨勢是:擁有中國市場就擁有未來。中國正在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和「海上絲綢之路」,中國籌備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創始會員國達到57個,亞投行加上絲路基金,使中國上千億美元的外匯儲備有了發揮更大作用的空間,亞洲基礎設施建設將可用人民幣進行放貸,這對人民幣國際化和香港發揮更大作用,都是很好的機會。去年12月18日,《CEPA關於內地在廣東與香港基本實現服務貿易化的協議》簽署,令廣東服務業對香港開放廣達95.6%,為港人進入內地服務業市場分享成長機遇打開大門,這些好處,是世界上很多外國人想擁有而不能擁有的東西。按國家部署,中國在未來15年只要經濟發展保持在7%上下,中國將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面對這樣的發展大時代,我們會不自覺地想:在中國大戰略中,我們香港可以分享什麼?我們香港可以承擔什麼?香港的位置在哪裏?我們每個人的機遇在哪裏?
因此,我們認為,未來香港特首的一個重要能力,就是與中央、與內地各省市的溝通能力,能獲得中央信任,和內地各省市有良好溝通,對於粵港澳共建世界級城市群、香港成長為全球性世界金融中心至關重要。而此次的政改方案,可以確保未來香港特首擁有與中央、與內地各省市良好溝通的能力。試想,如果香港特首與中央和地方各省關係差,那他如何在中國大戰略中為香港爭取政策支持、發展機會呢?如果香港整天只是吵鬧、與中央對抗,中央又為什麼要把很多發展機會交給香港而不給苦苦爭取的內地其他城市和省市呢?
今天的香港,沒有人願意香港和中央一拍兩散,更不願意被一些人綁架玉石俱焚。况且,今天的現實是,想與內地一拍兩散也散不了。現在在北京、上海、廣州3個城市長期工作的香港人達到37萬多人,目前在內地高校念大學的香港學生超過6萬人,湖北僅武漢大學,就有400多名香港學生在讀。
香港與湖北經貿關係愈來愈密切,截至2013年底,香港在湖北省投資項目數累計7138個;合同利用港資244億美元,佔湖北總額54%;實際到資140億美元,佔湖北總額45%。港商投資領域廣泛,主要涉及發電、新材料、節能環保、汽車零部件、房地產、光電產品、紡織服裝及商業、物流等。
同時,香港也是湖北主要的外貿伙伴之一。2013年,湖北省對香港進出口總額達25.4億美元,同比增加96.9%;出口21.8億美元,同比增加73.2%。湖北主要向香港出口貴金屬、乾香菇、手機等貨物;香港出口湖北則主要為鋁合金板片、自動調節控制儀、智慧卡等產品。兩地互連互通,互惠互利。不少湖北籍香港人在香港生活工作學習,成為建設香港的一個力量。
我們認為,香港正面臨一個重大的歷史選擇,需要我們每個香港人顯示我們的智慧,此次政改通過,香港在普選民主路上,將邁出實質性的第一步,這種民主進步會對內地的依法治國、民主建設有良好的示範帶動作用,一人一票選特首可以增強香港人的自豪感和特首獲民意授權的認受性,有助香港承擔國家發展中更大使命和責任,這對香港未來和每個香港人,都是很好的機遇。因此我再次呼籲議員:把握時代機遇,通過政改,寫下香港實現一人一票選特首的歷史性第一筆。
作者是香港湖北聯誼會會長
此次政改方案,放寬了入閘門檻,只要能獲得1200名提名委員會中的120人提名,即可入閘參選特首,入閘人數最少5個、最多10個,這意味着最少一名泛民參選人可入閘。入閘後,參選人公開辯論、講述施政綱領、爭取支持,令各位參選人可自由在社會上公布政綱。出閘時,提委會無記名投票,選出2至3名特首候選人,由500萬香港選民,一人一票選出特首。這個穩健務實的政改方案若獲通過,將極大地增強特首的民意認受性,改善特區政府管治能力,有助於香港把握國家發展大機遇,大大提升香港競爭力。
港進步速度被爭吵拖慢
香港政改爭議日久,相信很多香港人和我一樣,不喜歡香港現在的社會撕裂、非黑即白,更不喜歡香港發展落後周邊的那種失敗感、挫折感。和香港同為亞洲四小龍的新加坡,在1990年代初,其人均GDP同香港是一樣的,約為24,000美元,到了2013年,新加坡的人均GDP達到55,190美元,而香港則只有38,120美元,等於香港人均GDP比新加坡少了17,000多美元。在人均GDP增長上,這10年香港只有10%增長,而新加坡是31%、韓國是89%。香港進步的速度,被各種爭吵拖慢了,看到立法會「拉布」充斥,社會經濟民生議題一個個被擱置,我們的心真的好痛,有誰,願意接受香港正在不斷落後這種評價呢?
當今商界趨勢是:擁有中國市場就擁有未來。中國正在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和「海上絲綢之路」,中國籌備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創始會員國達到57個,亞投行加上絲路基金,使中國上千億美元的外匯儲備有了發揮更大作用的空間,亞洲基礎設施建設將可用人民幣進行放貸,這對人民幣國際化和香港發揮更大作用,都是很好的機會。去年12月18日,《CEPA關於內地在廣東與香港基本實現服務貿易化的協議》簽署,令廣東服務業對香港開放廣達95.6%,為港人進入內地服務業市場分享成長機遇打開大門,這些好處,是世界上很多外國人想擁有而不能擁有的東西。按國家部署,中國在未來15年只要經濟發展保持在7%上下,中國將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面對這樣的發展大時代,我們會不自覺地想:在中國大戰略中,我們香港可以分享什麼?我們香港可以承擔什麼?香港的位置在哪裏?我們每個人的機遇在哪裏?
因此,我們認為,未來香港特首的一個重要能力,就是與中央、與內地各省市的溝通能力,能獲得中央信任,和內地各省市有良好溝通,對於粵港澳共建世界級城市群、香港成長為全球性世界金融中心至關重要。而此次的政改方案,可以確保未來香港特首擁有與中央、與內地各省市良好溝通的能力。試想,如果香港特首與中央和地方各省關係差,那他如何在中國大戰略中為香港爭取政策支持、發展機會呢?如果香港整天只是吵鬧、與中央對抗,中央又為什麼要把很多發展機會交給香港而不給苦苦爭取的內地其他城市和省市呢?
今天的香港,沒有人願意香港和中央一拍兩散,更不願意被一些人綁架玉石俱焚。况且,今天的現實是,想與內地一拍兩散也散不了。現在在北京、上海、廣州3個城市長期工作的香港人達到37萬多人,目前在內地高校念大學的香港學生超過6萬人,湖北僅武漢大學,就有400多名香港學生在讀。
香港與湖北經貿關係愈來愈密切,截至2013年底,香港在湖北省投資項目數累計7138個;合同利用港資244億美元,佔湖北總額54%;實際到資140億美元,佔湖北總額45%。港商投資領域廣泛,主要涉及發電、新材料、節能環保、汽車零部件、房地產、光電產品、紡織服裝及商業、物流等。
同時,香港也是湖北主要的外貿伙伴之一。2013年,湖北省對香港進出口總額達25.4億美元,同比增加96.9%;出口21.8億美元,同比增加73.2%。湖北主要向香港出口貴金屬、乾香菇、手機等貨物;香港出口湖北則主要為鋁合金板片、自動調節控制儀、智慧卡等產品。兩地互連互通,互惠互利。不少湖北籍香港人在香港生活工作學習,成為建設香港的一個力量。
我們認為,香港正面臨一個重大的歷史選擇,需要我們每個香港人顯示我們的智慧,此次政改通過,香港在普選民主路上,將邁出實質性的第一步,這種民主進步會對內地的依法治國、民主建設有良好的示範帶動作用,一人一票選特首可以增強香港人的自豪感和特首獲民意授權的認受性,有助香港承擔國家發展中更大使命和責任,這對香港未來和每個香港人,都是很好的機遇。因此我再次呼籲議員:把握時代機遇,通過政改,寫下香港實現一人一票選特首的歷史性第一筆。
作者是香港湖北聯誼會會長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