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一條龍舟在鴨脷洲大橋底下勢如破竹地划來,在漁船遊艇中穿梭而過,真如一條游龍飛躍水面。香港仔龍舟競渡大賽委員會副主席兼活動負責人陳富明說,香港仔的龍舟歷史已有一百五十多年,在六七十年代尚未有正式龍舟比賽時,每逢五月初一,漁民就會將龍舟下水,到餘暇時段,漁民更會噗通跳進水裏,再爬上龍舟作賽,熱鬧非常,比賽一連五日直至端午節,如今正規龍舟比賽也有四十多年歷史。香港收藏家協會副會長張順光特此提供了一輯一九五○至一九七○年代的香港仔圖片,可見當時的香港仔漁港充滿特色,龍舟競賽亦聲勢浩大。在尋訪番禺製作龍舟基地時,聽見番禺龍船老划手說:「現在內地的龍舟活動,經費增加了,但參加的人少啊,相反你們香港的龍舟活動資金比我們少,卻仍然有那多人去划船。」可見香港的龍舟文化傳承。
「飛虎」龍舟隊 成績斐然
由鴨脷洲大橋划過來的龍舟隊,名為「飛虎」,隊長鄭全仔五十四歲,一如龍舟猛將,身形健碩皮膚黝黑,以前為香港仔避風塘的漁民,九二年上岸後,於香港仔駕駛遊艇。鄭家祖孫上下三代連同伯父、侄仔也是龍舟好手。鄭全仔在小學時代,便跟爸爸鄭伙佬學划龍舟,十六七歲開始參賽,父子兵屢次奪冠。爸爸鄭伙佬八十一歲,精神奕奕腰板筆直,問他有何划船秘訣傳授給兒子,他胸有成竹說:「唔使教㗎,佢睇到㗎,跟住學就自然會識㗎喇,細個好快學㗎。」伯父鄭有喜已八十六歲,和鄭伙佬兄弟兩人大半生是漁民,當年一隻船住一家六七口人,出海釣魚謀生,黃昏回來之後,就風雨不改一起練習划龍船,鄭伙佬笑着說:「有興趣咪划龍舟囉。」當年比賽中龍舟,每年約有六次,他們在香港仔、柴灣、蒲台島、赤柱、南丫島、大潭也出過賽,一次二十多隊競爭,他們成績斐然。鄭伙佬笑說:「一年裏面都贏四五次冠軍㗎,無冠軍也有其他高低獎項。」就這樣划到六十多歲才退下火線。傳至第三代猛將,二十三歲現為龍舟教練的鄭文達,小時候八九歲已跟爸爸學習,「覺得爸爸划龍舟很有型很叻」,剛開始坐龍舟尾,因為較容易發力,後來愈坐愈前,要帶着整隊人的步速,保持頻率一致。他十六七歲便正式出賽,和爸爸並肩作戰,逢星期一三五、下午五時至七時更會密集操練,平時更會勤健身。在練習龍舟的時候,鄭文達說:「我們有很多模式,有時是針對性地練習,有時是划死水,即是拉着重物來練力,有時是針對不同比賽的路程長短,或平時去跑步。划龍舟也要注意時間,不同線道的流水也會影響。」「飛虎」龍舟隊的好手幾乎都姓鄭,其中鄭全仔的侄子鄭俊軒才十五歲,是龍舟的生力軍。這次練習,鄭全仔和兒子鄭文達二人坐於龍舟前排,爸爸划左槳,兒子划右槳,父子非常有默契。
舊時划船重花式 現講求速度
龍舟至今已演變成國際化體育賽事,但在此之前,據陳富明說,龍舟在划船方式上,其實也有差距,當年尚未鑽研划船速度,較注重花式。龍舟的頭槳即是龍舟的指揮,那時有不明文規定,「槳尾要舉高過頭,左右船槳齊指向天,讓龍身呈V字形,像千手龍一樣向前飛,極有氣勢,但當划了二十至三十槳後,因體力消耗,隊形便會不齊,變得此起彼落。」至於現在的划船方法,因為講求速度,故船槳落水要深,幅度要大,划手全身向前,再向後拉,有更大的發揮。船隊還會鑽研內地的方法,如有半跪式,或順德的「風車槳」,划槳的速度快得看不見船槳的上落,但也相對消耗更多體力,於是他們發現靠高頻率已不可行,故而又加入科學訓練,令撥槳的速度看似很慢,但其實去水更快。
香港仔競渡大賽 新龍舟迎戰
龍舟教練鄭文達說,在端午節當日,由早上至下午,賽事連場,大半天下來便已划過十多場。香港仔避風塘作為這項傳統活動的比賽場地,陳富明指每年都會搭起大棚,設觀眾席讓市民觀賞,每年均有過萬人進場,萬人空巷。不過由於六月開始是休漁期,避風塘內停泊的船隻會較多,本來已較狹窄的賽道難免受阻。龍船賽道長三百三十米,賽道分四條,分為大龍舟賽和中龍舟賽。大龍舟共有十隻,以四、三、三的方式競賽,初賽每隊均需出賽三次,每次比賽的對手均不同。初賽以五、三、一、0來評分,分數較高的四隊龍舟,將進入金盃賽,進行決賽爭奪冠亞季軍。分數次高的三隊,再進入銀組比賽;最後三隊進入銅組再比賽。大龍舟划手一般有四十六人,另有船尾的舵手和沒規定位置的鼓手,以及一個站在船中央的「龍證」,總共四十九人。至於中龍比賽,一般是二十二個划手,再加上前鼓和後舵,共二十四人。中龍共有七大組,每組最多十六隊,包括男子公開組、男女子混合、漁民組、消防隊、慈善等,競爭激烈。
擇日下水禮
今年新訂製的「漁業龍」大龍舟,以柚木製造,價值二十萬港元,一般木製大龍舟可使用十年,而隨着多年損耗後,維修費亦較高,是故今年訂製新龍,新龍舟也會令士氣大增,令划手為之雀躍。在番禺製作好的「漁業龍」,五月五日已在當地進行了安神儀式,將約於十二日到達香港,到時再稍作打磨、上油艇漆。隊長鄭全仔擇好日子和時辰,暫定於農曆四月二十六日(六月十二日)於鴨脷洲橋底進行下水禮,當日會備上香燭、燒豬和生果,邀請道士作法,也會到洪聖爺廟拜祭,預祝比賽勝利、參賽者平安,以及風調雨順。大龍舟會在此日讓道士開光,在龍睛、龍頭、龍頸、龍身和龍尾,點上朱砂。下午五點便會放龍舟到海上,讓划手熟習新龍舟,在五月初五(六月二十日)端午節正式出賽。「漁業龍」由鄭全仔和鄭文達的「飛虎」為主力,還有「南鷹」等隊員加入,他們過去曾連續四年取得冠軍,惟去年屈居亞冠,他們期望新造大龍能重振聲威。
「夏日激浪龍舟同樂日」
香港仔龍舟競渡大賽委員會,為推廣這項本土運動,今年首辦「夏日激浪龍舟同樂日」,在5月每個星期六舉行免費公眾人士划龍舟培訓活動,並安排資深教練、具有豐富國際龍舟參賽經驗的大龍舟划手授課,傳授划龍舟的精粹和技巧,並讓公眾下水親身體驗划龍舟樂趣。表現優秀者更有機會參與端午節正日舉行的香港仔龍舟賽事。
地點:深水灣泳灘(香港深水灣香島道,香港高爾夫球會對出海灘)
日期:5月16、23、30日(5月份逢周六)
時間:下午2時和3時30分(兩節)
內容:熱身練習、划龍舟技巧、下水練習
(活動均由資深註冊和認可教練、具國際龍舟賽事經驗大龍舟划手授課)
參加者年齡:16歲或以上
名額:每節18人(歡迎團體或學校報名,人數最少10人,最多18人),費用全免
活動及報名詳情瀏覽Facebook專頁「香港仔龍舟競渡大賽」。有意參加團體可致電2572 1282,或PM(私訊)此facebook專頁。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