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丁男護嬰兒ICU樂做「湊仔公」長青網文章

2015年05月1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5月11日 19:35
2015年05月11日 19: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新生嬰兒深切治療病房(NICU)一向女多男少,瑪嘉烈醫院一名初出茅廬的新畢業男護士,去年成為該院首名NICU「湊仔公」,走入「女性天下」。他雖不能參與教導眾媽媽餵母乳、袋鼠抱等尷尬任務,卻對指導眾爸爸換尿片、洗澡得心應手,更獲家長送感謝卡讚他「溫柔又細心」。做「湊仔公」大半年有多,他照顧的早產寶寶由插喉輸液至可自行吃奶,新丁笑言「愈做愈喜歡」。


瑪嘉烈NICU首名男護

近年愈來愈多男生報讀護理系,醫管局至今年2月共有4166名全職男護士,佔整體護士17.6%。


26歲的鄔錦輝(阿輝)自小已視護士為理想職業,去年8月從理工大學護理系畢業後加入瑪嘉烈醫院,卻被派往新生嬰兒特別護理及深切治療病房,成為九龍西聯網首名NICU男護士。


指導眾爸爸換尿片得心應手

外形高大、說話斯文有禮的阿輝形容,NICU「陌生而神祕」,以往實習多是照顧成年病人,從無想過有日要照顧小生命,一度擔心家長會對男護士反感,又曾試過面對寶寶不停哭喊而束手無策,要找資深護士幫忙,至後期漸漸上手,更獲家長送贈感謝卡稱讚他「細心又溫柔」。


教餵母乳「袋鼠抱」要女護代勞

「湊仔公」不易做,阿輝入職時,整個病房只有女廁,需在隔壁病房另覓獨立廁所,以及獨立儲物櫃方便他更衣。阿輝更有不少「尷尬」時刻需找女護士代勞,例如教剛生產的媽媽餵哺母乳,以及指導「袋鼠抱」,即把早產嬰放進母親衣服內,讓其緊貼母親胸口睡覺,感受媽媽體溫。


不過,男護士比女護士更易與一眾爸爸親近,阿輝說,嬰兒初出世,媽媽身體未復元,爸爸有責任照顧孩子,他會教爸爸換尿片、替寶寶洗澡等各種技巧,他指中國人有「男主外,女主內」傳統觀念,但男性其實也能把孩子照料得很好。


喜見插喉早產寶寶可自行吃奶

NICU稱未足磅的早產兒為「乳鴿」,阿輝在病房經常看到25、26周便出世的小生命,他們體重僅500克,「一樽水都重過BB」,部分寶寶需「駁通天地線」,靠靜脈喉管輸注營養液,甚至靠儀器提供氧氣呼吸。阿輝每日負責檢查儀器、安撫家長,看着寶寶一天一天成長,至後來可拔除「天地線」,自行吃奶,他從中獲得很大滿足,更愈來愈喜歡這工作。


從事護士20年的瑪嘉烈醫院新生嬰兒特別護理及深切治療病房經理李小燕稱,該部門現有約60名護士,一度擔心男護不夠女護細心,但阿輝加入後,發覺他跟爸爸們聊天及指導時「有板有眼」,該院已招聘多一名男護士,加入「湊仔公」行列。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