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卡梅倫脫歐公投 英「疑歐派」其來有自長青網文章

2015年05月12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5月12日 06:35
2015年05月12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保守黨勝出英國大選之後,金融市場反應正面,英國股市和英鎊上周五都受消息刺激上升,工黨落敗,也解除了金融城擔心新政府會對富人、金融機構和豪宅徵重稅。保守黨是親商、親市場和反對過度干預的政黨,它能保住執政權對英國經濟應是好事,然而卡梅倫在競選時許下保守黨勝出會進行公投決定英國是否留在歐盟的承諾,卻成為未來兩年英國經濟的最大變數。


成未來兩年經濟最大變數

評級機構穆迪在英國大選後的評論是:保守黨勝出不會影響英國主權評級,退出歐盟才是重點;若保守黨推公投導致英國脫歐,對英國經濟會造成影響。


英國政壇自二戰後即有親歐派和疑歐派,在處理歐洲關係時有明顯的政策分歧。邱吉爾在戰後(1946年9月19日)於蘇黎世大學發表演講即主張必須成立一個歐洲合眾國,但他沒有表明英國是否有意參加。從1957年歐洲共同體成立開始,英國與其關係就一直是英國政壇爭論不休的話題。


當年的疑歐派認為,英國在二戰後經濟水平領先多個歐洲國家,以英鎊結算的國際貿易佔全球貿易額超過一半,加入歐共體只會削弱英國的優勢;疑歐派也認為英國的未來應寄託在大西洋彼岸而非歐洲。到上世紀60年代英國申請加入歐共體時,法國極力反對,認為英國的制度與歐共體格格不入。


到歐元面世,英國沒有加入,而且拒絕了歐盟為應付債務危機而推出的財政契約。此外,英國也拒絕簽署「申根協定」(簽署國之間的人民可自由進出境);總而言之,是要跟歐洲保持距離!


卡梅倫在2013年1月23日發表了關於英國與歐盟關係的演講,要求歐盟在五個方面進行改革,否則英國會選擇離開。然而,衡量退出之後在貿易和金融方面對英國的打擊,卡梅倫政府在脫離歐盟的問題上不會去得太盡。英國政客大多務實而重利益,在脫離歐盟的議題上,虛張聲勢一番後,終究會不了了之的。


[陳景祥 齊物論]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