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英國國會大選落幕,英國報章標題以「驚奇」、「奇蹟」來形容保守黨大勝。論議席,保守黨只是比國會一半議席多6席左右,其實形勢相當驚險,因為只要有議員頭暈身㷫,一些重要議案隨時會在國會內意外被「當掉」。而且,只要有6名或以上的黨內後座議員聯手,以國會投反對票相逼,就可以左右內閣政策的大局。但對卡梅倫來說,未來5年政局亦有可能相對穩定,因為他早已說過,做完本屆任期,就會交棒,所以,5年內相信會避過議員聯手倒閣換首相的尷尬局面。
低調行事分化對手
言歸正傳,有傳媒以「大奇蹟日」來形容此次選戰,原因是選前多間民意調查,都預測保守黨及工黨叮噹馬頭,約34%對34%,有機會出現懸峙國會,以至聯盟政府等情况。投票後,保守黨的得票比預期多近3%而已,但工黨則比預期跌了約4%,一來一回就是7%。在英國國會選舉,一至兩個百分比隨時可以翻盤,而5%以上之差距足以大敗。最後結果是保守黨在英格蘭及威爾斯選區表現較好,工黨更在蘇格蘭選區大敗。由於保守黨大勝,與民調結果有較大差距,好些評論者指摘被民調累死。
事後孔明,外界批評民調不準確,因其基本弱點,即民調是以百分比來作比較,而選舉則是類似香港區議會的單議席單票制,可能有偏差。但更重要的是,這次選前民調,如蘇格蘭選區結果、英國獨立黨之表現等大抵都在民調結果之誤差範圍,但卻較難預計的是,選民往票站前一刻,原本未有決定,卻在投票前終於下定決心投給保守黨,以及在票站前忽然轉軚,由工黨轉投保守黨的選民。但是,正正就是這次民調背後假設的弱點,讓保守黨的選戰策略得以有效落實。保守黨今次聘請了澳洲選戰顧問哥士比(Lynton Crosby)策劃整個選戰,其有兩個名言可謂致勝關係:其一,就是在雷達網下工作,即是選戰低調行事,細密推動,其二就是全力尋找及催谷可分化對手的策略,迫對方之支持者互插分票。前者當然是指選舉組織,後者是指選戰後期醜化工黨,大唱工黨與蘇民黨結盟,令蘇格蘭內,兩邊(即工黨與蘇民黨)都支持的選民,最後下定心腸,撐定蘇民黨,令工黨在蘇格蘭潰敗,至少損失20多席。
哥士比心法的前提,就是社會民情相當對立及撕裂,選情繃緊,中間選民猶豫不決,於是,他們就容易被一些選舉花招,特別是針對對手的分化招數吸引眼球,就可以在最後低空掠過。香港社會因政改方案又再撕裂,「袋住先」民調的多處於「五(成支持)、四(成反對)、一(成唔知)」的格局。值得注意的是,在泛民支持者當中,約有11%是支持袋住先,相信是所謂溫和派的支持者。按哥士比的心法,比照政改局勢,若政府善用泛民的所謂溫和的聲音,主動釋出善意及讓步,借其聲音扯走更多溫和派的支持,或將潛藏的溫和派支持袋住先的聲音露出水面,可能有奇蹟出現。
不過,關鍵在北京。近日梁愛詩說過,入閘門檻可以降低,亦有建制人士提到的提委會成員組成可較寬鬆等,相信是向泛民溫和派
低調行事分化對手
言歸正傳,有傳媒以「大奇蹟日」來形容此次選戰,原因是選前多間民意調查,都預測保守黨及工黨叮噹馬頭,約34%對34%,有機會出現懸峙國會,以至聯盟政府等情况。投票後,保守黨的得票比預期多近3%而已,但工黨則比預期跌了約4%,一來一回就是7%。在英國國會選舉,一至兩個百分比隨時可以翻盤,而5%以上之差距足以大敗。最後結果是保守黨在英格蘭及威爾斯選區表現較好,工黨更在蘇格蘭選區大敗。由於保守黨大勝,與民調結果有較大差距,好些評論者指摘被民調累死。
事後孔明,外界批評民調不準確,因其基本弱點,即民調是以百分比來作比較,而選舉則是類似香港區議會的單議席單票制,可能有偏差。但更重要的是,這次選前民調,如蘇格蘭選區結果、英國獨立黨之表現等大抵都在民調結果之誤差範圍,但卻較難預計的是,選民往票站前一刻,原本未有決定,卻在投票前終於下定決心投給保守黨,以及在票站前忽然轉軚,由工黨轉投保守黨的選民。但是,正正就是這次民調背後假設的弱點,讓保守黨的選戰策略得以有效落實。保守黨今次聘請了澳洲選戰顧問哥士比(Lynton Crosby)策劃整個選戰,其有兩個名言可謂致勝關係:其一,就是在雷達網下工作,即是選戰低調行事,細密推動,其二就是全力尋找及催谷可分化對手的策略,迫對方之支持者互插分票。前者當然是指選舉組織,後者是指選戰後期醜化工黨,大唱工黨與蘇民黨結盟,令蘇格蘭內,兩邊(即工黨與蘇民黨)都支持的選民,最後下定心腸,撐定蘇民黨,令工黨在蘇格蘭潰敗,至少損失20多席。
哥士比心法的前提,就是社會民情相當對立及撕裂,選情繃緊,中間選民猶豫不決,於是,他們就容易被一些選舉花招,特別是針對對手的分化招數吸引眼球,就可以在最後低空掠過。香港社會因政改方案又再撕裂,「袋住先」民調的多處於「五(成支持)、四(成反對)、一(成唔知)」的格局。值得注意的是,在泛民支持者當中,約有11%是支持袋住先,相信是所謂溫和派的支持者。按哥士比的心法,比照政改局勢,若政府善用泛民的所謂溫和的聲音,主動釋出善意及讓步,借其聲音扯走更多溫和派的支持,或將潛藏的溫和派支持袋住先的聲音露出水面,可能有奇蹟出現。
不過,關鍵在北京。近日梁愛詩說過,入閘門檻可以降低,亦有建制人士提到的提委會成員組成可較寬鬆等,相信是向泛民溫和派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