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美國科學家研究發現,海中巨無霸藍鯨疑因太習慣自己的體型優勢,令牠們遇上大型貨輪時往往不作閃避,易被撞死。
史丹福大學霍普金斯海洋中心以南加州沿海出沒的藍鯨為研究對象,利用衛星定位儀器直接觀察藍鯨遇上大型貨輪時的反應。專家發現,遇見大型貨輪駛近的藍鯨並不會快速下潛,而是以每秒0.5米的速度緩緩游向海底,亦不會改變前進方向,很多時候只夠僅僅避開相撞。
帶領研究的生物系副教授戈德博根(Jeremy Goldbogen)稱,藍鯨數百萬年來都因龐大的體型而免受獵食者捕殺,遭大型貨輪撞死的危機並非其進化歷史的一部分,故牠們並未發展出相應的行為模式來避這些威脅。
藍鯨為現存體型最龐大的動物,身長達33米,體重達200公噸,屬瀕危動物。據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統計,全球只餘下約1萬至2.5萬條藍鯨。不少船公司已採取措施,例如更改航線,在藍鯨棲息地限制航速等,避免貨輪與藍鯨相撞。報告刊於《瀕危物種研究》期刊。
史丹福大學霍普金斯海洋中心以南加州沿海出沒的藍鯨為研究對象,利用衛星定位儀器直接觀察藍鯨遇上大型貨輪時的反應。專家發現,遇見大型貨輪駛近的藍鯨並不會快速下潛,而是以每秒0.5米的速度緩緩游向海底,亦不會改變前進方向,很多時候只夠僅僅避開相撞。
帶領研究的生物系副教授戈德博根(Jeremy Goldbogen)稱,藍鯨數百萬年來都因龐大的體型而免受獵食者捕殺,遭大型貨輪撞死的危機並非其進化歷史的一部分,故牠們並未發展出相應的行為模式來避這些威脅。
藍鯨為現存體型最龐大的動物,身長達33米,體重達200公噸,屬瀕危動物。據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統計,全球只餘下約1萬至2.5萬條藍鯨。不少船公司已採取措施,例如更改航線,在藍鯨棲息地限制航速等,避免貨輪與藍鯨相撞。報告刊於《瀕危物種研究》期刊。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