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林奮強﹕港處轉型關鍵時刻長青網文章

2015年05月1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5月14日 06:35
2015年05月14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作為亞洲金融中心的香港,現在深受樓價高企及人才流失等問題困擾,這城前景如何,值得每個港人深思。明報財經新開設「湯文亮會客室」,由早前提出「細價樓爆煲論」轟動全城的紀惠集團副主席兼行政總裁湯文亮博士,與明報投資及地產版主編陸振球一起主持,每集邀請各界政經名人,與讀者觀眾一起為時事拆局解惑。首集會客室請來「香港黃金五十」創辦人林奮強,一起探討「香港的前景與挑戰」。


˙湯:湯文亮 ˙陸:陸振球 ˙林:林奮強

湯、陸:黃金五年,是否已是過去式?

林:在2010至2014年這過去5年內,龐大的資金、人才、機遇等湧入香港,在過去170多年歷史中都未曾得見。而正是這五年的催化,令香港迎來轉型契機,如能好好把握搞好基礎投資和吸納人才,未來五至十年或有機會超越倫敦,十多年後更可能超越紐約,成為全球金融中心。


資金人才湧入 推高樓價舖租

湯:我認為過去5年真的是香港的「黃金五年」。樓價上升絕非只因炒家炒樓,而是因為大量資金和人才的湧入才令基本需求有所提升,也令商舖成為現在十分穩健的一個投資選擇。


林:過去5年全港家庭入息中位數增長33%(圖),反映香港經濟在過去幾年確實持續發展。在全球經歷經濟衰退或量化寬鬆時,香港能獨善其身更證明這並非「周期性」而是「結構性」的上升。


700萬港人是「小小李光耀」

湯、陸:新加坡與香港,孰優孰劣?

湯:香港想做生意都可以成功,茶餐廳都能上市,新加坡極少有做強做大的私營企業,最成功的例子或許就是「海南雞飯」。新加坡的有錢人都有關係,普通人沒機會上位。


林:新加坡勝過香港的地方在於有李光耀,而香港從未有如此厲害的領袖。但好在香港有700多萬的「小小李光耀」,帶來香港自己實現轉型。新加坡需要「老闆」幫助,而香港市民自己有競爭力。


樓供應不足 香港趕客

湯、陸:樓價高企,是不是香港競爭力的最大威脅?

林:只有增加供應,樓價才會下跌。八十年代是許多港人心中的「黃金時期」,當時樓市供應充足,但樓價都照升。如今香港徒有樓價升幅而供應不足,令原本屬於香港的客源紛紛離開,最終結果只能是好工作在香港愈來愈少,上流機會也都隨之減少。


湯:香港應該增加樓市供應量,並且應該通過市場機制令其自動調節,若真到賣不出樓時,市場自然會調節。而現時出現的一些新樓與二手樓「同價銷售」的問題,香港樓所反映二手樓價或有調整壓力。


湯、陸:香港人口老化會帶來什麼問題?

林:香港老年人口將急增,文明社會應該老有所依,除了選舉還需要建立其他制度。過往15年香港起樓的速度是病牀增速的9倍。以100張病牀為例,現在私家醫院供老人使用的病牀只有10張,但實際上老年病人需要51張病牀,是現在的5倍。今日港人後悔過去10年未多起樓,若不再行動,未來港人必後悔今日未多起醫院。


湯、陸:網友facebook提問,香港樓市前景如何?

林:香港作為國際都市,未來會愈做愈好。若為香港下一代考慮,希望吸引更多人來港投資,樓價便無可能下跌。若假設每年(因樓價下跌)幫助四萬人置業,結果只能是令三百萬人減薪,好難選擇。唯一能幫到大家的方法只有讓政府多拿地,多起樓。


湯:要「以供為攻」,用供應量來解決問題。


明報記者

■有片睇﹕本文僅輯錄了會客室小量內容,收看更多精彩內容,可登入:link.mingpao.com/25522.htm

[尉奕陽 湯文亮會客室]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