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產能過剩 減息作用有限長青網文章

2015年05月1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5月14日 06:35
2015年05月14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恒指昨日跌157點,收報27,249點,成交金額1442億元。人行正式宣布接納地方債為抵押品,雖然在預計之中,大方向卻意義重大,內銀股早市向好,午後還是隨大市回落。內地4月份經濟數據欠佳,下滑勢頭仍未有回穩迹象,但在需求不足和產能過剩情况下,減息降準對刺激經濟作用非常有限。內地不斷傳出監管當局約談幾家活躍於創業板的基金公司,但又不斷遭否認,或許受到內地政策潛在風險影響,港股這邊低迷多時的創板類股份突然狂飈,支付概念、阿里影子股、軟件股等不少均錄得達10%的升幅。


內地4月份經濟數據依然毫無起色,中國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社會零售等數據均不及預期,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更是放緩至至2009年以來的最低水平。中國4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9%,不及預期的增長6%,自去年下半年斷崖式由9%至10%,一下子跌至6%、7%後,便從未能回到以往的水平。1至4月份固定資產投資僅增長12%,為2000年12月以來的最差,政府部門和私營部門的固定資產投資開支增速雙雙放緩。新開工項目支出整體增長陷入停滯。此外,雖然房地產銷情回暖,卻不足以解決庫存高企問題,開發商就不會加大投資力度,前4月的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僅為6%,為2009年以來最低水平。


中國核心問題是地方無錢

中國經濟當前的核心問題是地方無錢。43號文件令地方政府無法舉債,樓市庫存高企,賣地收入又難有起色,失去地方政府的投資,就好像自斷一臂,投資斷崖式滑落後無力反彈,即便減息降準也只能紓緩存量債的壓力,無助地方政府財力。


民間投資尚算正常,國家統計局發言人盛來運周二亦指出,首4個月民間投資按年增長近13%,持續高於全部投資。然而單靠此部分,不可能一下子撐起整個中國經濟,同時地方政府的缺口,正對零售銷售帶來連鎖反應。


4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2,387億元,同比名義增長10%(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9.9%),但真正具參考價值的限額以上單位消費品零售額10,564億元,僅增長6.7%。


單靠民間投資難撐起大局

盛來運周二率先指4月經濟運行仍處於合理區間,似乎中央亦明白地方政府熄火是既定事實,一來不能再放任舉債,賣地收入欠佳亦改變不了,短期內很難彌補這個缺口。中央能做的就是上馬多一些項目,盡力托住經濟而已。至於減息降準,還是針對存量債為主,以免出現債務收縮引發的惡性通縮循環。但當地方債被正式納入為抵押品,壞帳搖身一變成為好資產,這個風險亦已大減。中央當然仍會刺激、仍會延續寬鬆貨幣政策,但立場可能是大家一起熬,捱得過下半年,大家也就接受了增長下一台階的新常態,屆時民間投資在基數效應下便能撐得起,這也配合習李在第二個任期時獲得較高政治本錢。


[江宗仁 還看今朝]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