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黃之鋒﹕所謂溫和派長青網文章

2015年05月1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5月16日 06:35
2015年05月16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去年始料不及的雨傘運動出現,容讓抱着進取思想的學生站上歷史舞台,主導政改角力上的議程設定,更促成普遍泛民群眾激進化的狀况出現,當本來支持民主黨在2010年通過政改的陳健民也喊着對話之路走盡,街頭終成為跨階層和世代的民主運動的主戰場,什麼優化和微調人大8•31決定,再度妥協促成政改方案得以通過之類聲音,的確在泛民圈子裏表面上銷聲匿迹了一段時間。(至於建制派?反正不管政府公布的方案有多保守或開明,他們也會支持。)


及後在佔領運動落幕之際,學生當然沒有佔領時左右大局和設定政治議程的位置,而那群本來在佔領運動靠邊站的二線政治人物,即長期地游走在泛民建制邊緣並擁有些微社會地位的前議員,或是今天已經甚少投身街頭行動的民運老手,則盼望再以「溫和派」的旗號乘勢而起,嘗試唱反調推翻民主黨「反對所有人大8•31決定下方案」的立場,當中包括被轟違反黨立場後辭去中委一職的黃成智、接受染紅網媒《港人講地》訪問的狄志遠以及曾批評丁子霖患上斯德哥爾摩症候群的徐漢光。


面對着所謂「溫和派」的舉動,主流泛民只以「3日一記招、5日一聯署」的方式,意圖宣示各黨堅定不移的立場,但當民主黨在2010年轉軚支持政改也僅是表決前3天的事情,最終代議士會如何投下一票還有不少未知之數,其實民主運動存在路線之爭也是人之常情,但在湯家驊也說要否決政改方案的時候,我也不知他們為何還有面目自稱「溫和派」。


最關鍵問題是明知中共定下人大8•31決定,今天是連白票守尾門也被中共置諸於後腦的年代,為何這群政治人物還可以罔顧不惜頭破血流也要政府撤回人大決定的雨傘人,在雨傘運動也未能撼動政權的前提下,幻想單憑自己與建制保持友好關係(實情是反過來被人利用),便能促成談判或政治交易便能輕易地達至所謂的普選。


所謂「溫和派」,也許只是一群出賣雨傘運動中擋着催淚彈和警棍的群眾的「投降派」。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