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好消息出貨有道理長青網文章

2015年05月18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5月18日 06:35
2015年05月18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最近全球資產「換馬」情况明顯,投資者應如何自處?

很重要的決定因素是你的持倉量和自我信念的問題。持倉量的輕重是會影響到你的操作決定;另一方面,若你的信念是相信大市會到達32,000點的話,當然也會影響你的操作。最近債券下跌的情况其實相當恐怖,一舉蒸發掉很多的資金。


但以事論事,稍前債券的走勢其實是相當「離譜」!歐洲諸國,如德國的債息極低,而瑞士還出現過負利率!整件事的起因其實是歐洲QE,而歐洲央行會包底,結果做成資金有恃無恐而肆無忌憚;另一方面,油價由40餘美元抽升至60餘美元,把悲觀的通縮觀念扭轉,就變成令債息有抽升的契機。這並非商品的資金轉到債市去避險,而是商品的回升而導致人們扭轉了對通脹的預期,從而令債市浮動!


債股或分道而行 長線看油價

債息下挫,投資者有了加息的預期,即預期市况向好,就會開始購入股票。我個人預期「債」、「股」的走勢會分道而行。長線的考慮點則是油價會否重上100元,又或者會持續不振?


如果油價重上100元,就可能會出現債災,但涉及油價的股份卻會轉強。最近環球的經濟數據都很差勁,但新能源的各方投入卻十分積極,若有成果,就可能會令油價長期沉痾不起,這些都是我們要細加思考的地方。


大市多「騙局」 財經節目如警訊

投資者要考量自己是投資在長線還是短線之上?如沒有耐性,稍一波動,就會被震倉出局。如是這樣,則你的持倉量就必然要偏低。


回顧這次港股上升,其實是由3月30日內地公募基金可以入市操作而成,潛台詞就是會有北水襲港。但結果是「港股通」靜如深海,額度根本紋風不動,但市場上的「派貨」卻此起彼落,這樣就有如一個「做夢一樣的騙局」,令現在的財經節目有如變了「警訊」!這些節目都是告訴觀眾如何去洞悉作案的手法,市况變成畸形!令香港的投資者變成極短視,所以就如上一次的減息,市場的反應竟然是沽貨,就是因為投資者受騙得太多了。


中央料調控 引資金流向實業

歐美日的情况我覺得稍好,債券繼續在「拆倉」,股市卻開始「免疫」。這是一個可喜的現象,港股雖然積弱,一部分投資者就再開始蠢蠢欲動。估計中央現在應該開始會用一些非銀根性的東西來調控市場,或會用行政手段或財政策略去左右大局。如想發展經濟,就不可能「全民皆股」!若全民皆股,又怎會有人去投資實業?炒股如輕易有進帳,那有人會用大筆資金去投資機器生產?因此中央絕不可能令此種噩夢成真,就一定會引導資金投向生產,一定不會繼續推行「引人去賭」這種歪路!


順境時套利 增強防守力

香港現在的升市,實在令人半信半疑,很多留言查詢,都是入市後的忐忑。只要股價波動了10%,就會問是否需要斬倉?


我們的行動準則是每天以整個組合的價值來決定去向,到了容忍極限之前,就會開始進行風險管理,即會沽出部分資產,以降低風險。但在特定的情况下(如股災),容忍度的相對水平就可能會適度放寬。為了避免在逆境時的過度驚恐,因此在順境時,就會硬性地減少一些資產套利。除非市場有實質的改變,否則「斬倉」是不會輕而為之。


另一方面,若不趁好境時套取一部分利潤,那當出現逆境面臨支撐極限時去斬倉是十分痛苦的!現今的年代,很多基金經理都有類似的共識,因此減息消息一出,就不是競相入貨,而是競相出貨。好消息出貨,就更會增加了防守力,會令自己的可持續性增加!


基本因素改變 須果斷應變

我們不會硬性地看「位」操作,而是會隨機應變。在利害關頭,就必須果斷!以我的基金為例,自成立以來,領匯(0823)一直是我們的五大持倉股,但過去的一個多月,我們卻在努力減持!主要理由是息口轉向,而香港租金應已見頂,這是過去沒有預計到的,因此這次是基本因素的改變,寧可待其有一定跌幅後才會考慮重新回購。


過度操作不利保本增值

另外基金經理是會講究對冲,當大市下跌,利用衍生工具來套戥牟利,在跌市時是可以減少損失的;還有當發現有炒作消息充斥市場時,會反其道而行之,也會有不錯的收穫。這些準則會令操作更機動靈活,但又不至太流於短視。而過度操作,對保本增值是十分不利的!


在大市下跌時,我們要留意有什麼股票會逆市而行。這代表其概念上佳,而且是強中之強!我個人認為國航(0753)是不錯的目標,在大市下跌時仍會上升,而油價也是一個因素,我並非着眼油價會否上升,而是估計新能源的出現,油價就會「沒運行」而已,加上國人外遊數字會不斷增長,所以看好這隻股票。


黃國英

豐盛金融資產管理董事

■本欄內容,乃獲授權輯錄自香港電台普通話台財經節目

《e線金融網》,主持︰黃國英、劉羽葳

[黃國英 財經新視野]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