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黃偉豪﹕無組織力量難敵有組織強權長青網文章

2015年05月18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5月18日 06:35
2015年05月18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是「沒有組織,更有力量!」,還是「沒有組織,那有力量?」

在「雨傘運動」後,承接在運動中響起的一遍「不要大台」,「你不代表我」,及「不要領袖」等聲音,社會上接連出現了反對「有組織」力量的行動。由於很多對於現有組織的衝擊,均有點「有破壞,欠建設」及「拆咗先算」的心態,而並非以更新、更好、更強及更有代表性的組織來代替舊有的組織,使人擔心在「後雨傘運動期」,香港的民主運動及社會力量,正被分化及瓦解,進入了一盤散沙,各自為政,以致互相攻擊的戰國時代。更深層一點,我們應該去思考在推動香港的民主運動上,欠缺組織的社會力量,是否可以更有效達至民主這個重要目標。


以上的問題,答案顯而易見,就是團結就是力量,無組織的力量,始終難敵有組織強權。在所有民主化的研究上,均強調有組織及有策略的力量,特別是一個獨立自主而又團結的公民社會,對於爭取民主的重要性。由此來引伸,聰明的獨裁者,往往為了保住自己的江山,勢必用盡一切的方法,包括了分化、滲透、統戰、利誘及強權高壓,來破壞公民社會及瓦解所有不甘為其所利用的有組織力量。一個典型極權國家的特色,正正是「強政府,弱社會」!


說到這裏,不得不重提由張藝謀執導,梁朝偉、張曼玉、 李連杰等巨星有份主演的電影《英雄》。這部電影是以戰國末期,多個刺客,包括了由李連杰飾演的武林高手「無名」,企圖刺殺秦王的故事為主題,但背後卻隱含了不少的寓意和啓示。當中最精彩的一幕,是電影的最尾一段,秦王在鬼門關前,竟然成功說服「無名」放棄刺殺自己,甚至使「無名」自願放棄逃走的機會,甘心在秦王的眾臣面前死於萬箭之下,以保住秦王的威信。


「無名」決定不殺秦王,是因為秦王說服他沒有了自己的強權所帶來的秩序和穩定,一個無組織,互不信任及仇視的社會,只會大亂(即七國咁亂!),帶來更多殺戮及生靈塗炭。從這一幕,爭取民主的人士應當汲取的相反教訓是,只有一團結自主的公民社會,而非個別「好打得」的英雄人物,才是消滅獨裁者的致命武器。否則,消滅了一個獨裁者,出現的只會是「天下大亂」,或是出現為了防止「大亂」,而被迫對獨裁者「支持住先」的怪誕現象。


因此,放棄「組織」,只是獨裁者為抗爭者設下的陷阱!

作者是香港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副教授、香港民主發展網絡成員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