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掘日常生活好股票長青網文章

2015年05月1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5月19日 06:35
2015年05月19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港股4月「大時代」的短期亢奮過後,又回歸至「瞄準選股」。在風起了的季節,雞犬豬齊飛,人人是股神。不論投資或投機,路遙知馬力,學習巴菲特的智慧,水退後方知誰在裸泳。


投資市場 心理學比會計重要

在互聯網社交媒體無遠弗屆的時代,要辨別市場噪音愈來愈難。4月時,在微信平台湧現大量港股專頁、群組,極力唱好,內地公募基金經理彷彿都要「百萬雄師過大江」,北方資金彷彿就如「黃河之水天上來」。公司有個寫字樓單位放租,坐向ICC、遠眺祖國,有不少外資基金公司已看了度了,準備簽約6月起租。誰不知內地朋友介紹了另一投資公司因剛剛買了個證券牌照,要在香港大展拳腳,即租即用。一時之間,又再憧憬當年「港股直通車」萬馬奔騰的盛况。


有人說過,會計師一般很難炒股發達,原因是他們過分相信數字,時刻講求理性分析,務求掌握滴水不漏的財務數據,才心安理得作投資決定。問題是,在投資市場,懂得心理學有時要比懂得會計學更重要。


無論是基於基礎分析的價值投資,或是技術分析的短線投機,要獲利,離不開分析市場氣氛。價值投資的重點是買入價值較價格為高的資產。每當群眾恐慌,市場出現錯價,低估資產價值,便可能是好的買入時機。


令人安枕 才是好投資

講求突破追勢的技術分析,通常的弱點,是技術指標時準時不準。真假突破,阻力支持,往往是事後才能確認。假如價值投資需要耐性,技術分析便看重反應。真正高手能夠在價量形態的各種圖表琢磨參與者的心理,從而調兵佈陣。


常聽人說技術分析只能賺取蠅頭小利,基礎分析才是致富王道。這句話是否成立,還看閣下是什麼性格的人。有人耐得悶,有人走位快。無論投資或做生意,為什麼有人回報較多?只因為他能人所不能。上期說過,令人安枕的投資,才是好的投資。食不下嚥,睡不能眠,即使贏盡全世界,有何意義?


理財出色的關鍵就是克服心理弱點。退一步,了解自己的心理弱點,即使不能完全克服,亦能減少很多輸錢的機會。


不同世代 投資偏好迥異

每個人因為不同的成長經歷,都有其思考偏好或盲點。根據美國CNN的調查指出,千禧世代及嬰兒潮的投資喜好,截然不同。 千禧世代首選Apple(APPL),嬰兒潮則是General Electric(GE)。兩者都是該世代人士較熟悉的產物。 投資熟悉的東西,可能錯過不少從新興產業賺錢的機會,不過好處是可減少輸錢的機會。


美國知名基金經理彼得.林治(Peter Lynch)正是以發掘日常生活的投資機會而聞名。要投資出色,不一定就要投資超新高科技。小兒日漸成長,開始授予理財觀念,方法是鼓勵他從日常生活發掘好的公司,順道訓練觀察力。大家樂 (0341),維他奶(0345),迪士尼(DIS)榜上有名。是否真的好公司?大家看看十年股價圖,便能知曉。


[莫冠業 經管人語]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