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油郎一哥地位得保?長青網文章

2015年05月2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5月21日 06:35
2015年05月21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中國的「一帶一路」概念,預計將衍生龐大的基建工程項目需求。有工程自然涉及運輸,運輸又會帶動能源需求;雖則有關需求未必足以令國際油價轉勢反彈,但至少有利於沙特阿拉伯延續石油市場的霸者地位。


沙特薄利多銷 擴大產能

沙特官員早前強烈暗示,打壓國際油價的策略已經成功,矛頭直指美國新興的頁岩能源勢力。事實上,美國產油量的增長勢頭已明顯放慢,當中屬於頁岩壓裂技術開採的原油佔比較大,反映油價大跌的確削弱了頁岩能源商的利潤,成功阻遏了頁岩能源勢力對沙特以至油組(OPEC)的威脅。


沙特的策略,除了「薄利多銷」搶市場之外,還持續投入大筆資金擴大產能,為的是確保自己永遠擁有大於美國的產油能力,以便繼續號令天下;沙特政府在國內則繼續大灑金錢大興土木,製造能源需求。結果是,一方面沙特4月份每日原油產量增至1030萬桶,但同期每日原油出口量達到789萬桶,較一年前增長一成。這顯示原油供應即使過剩,對價格造成壓力,但實際上原油消費國仍在增加進口沙特原油,沙特的搶市場策略似乎初見成效。


伊朗伊拉克攤薄沙特亞洲市場

也難怪沙特這麼主動出擊,針對美國頁岩能源勢力;皆因沙特兩大出口市場——美國與亞洲,近年對沙特原油的需求持續萎縮:美國由兩年前每日進口150萬桶,跌至目前每日不足100萬桶;亞洲市場則愈來愈倚重伊朗與伊拉克的供應,攤薄了沙特的份額。


美國本土頁岩能源勢力崛起,固然是自給自足能源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刻意降低對中東地區進口原油的依賴,改為增加從加拿大進口原油(由4年前平均每日進口約100萬桶原油,增至目前每日近300萬桶),但代價是導致美沙關係逐漸疏遠。


油價反彈 頁岩生產或回復正常

美國總統奧巴馬,對放寬原油出口禁令態度保守:一方面希望利用產油過剩壓低本土煉油成本與汽油價格,從而達到刺激國民消費的目的;另一方面似乎真的無意破壞美沙多年的戰略伙伴關係,維持出口禁令以示無心跟沙特搶市場。但沙特如何解讀奧巴馬的心意,又是另一回事。


油組下個月即將召開大會,按目前市場估計,支持減產以托油價的陣營較以往更弱,相信最終決定維持成員國每日產油配額不變。不過,國際能源資訊署(IEA)已作出警告,當WTI價格反彈至每桶70美元水平,頁岩能源產出有機會逐步回復正常,並從新投入搶奪市場份額,因此,沙特仍未可以斷言穩坐油市一哥寶座。


冠一資產管理 首席策略師

wongsir.com.hk

[王冠一 國際財經]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