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雷鼎鳴:民選特首利港經濟 長青網文章

2015年05月2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5月21日 06:35
2015年05月21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樓價與通脹的壓力一直備受港人關注。而除了自身的發展,香港也長期被拿來同新加坡甚至是現在的內地做比較,不僅是在經濟,也包括政治。佔中的餘溫尚未完全消退,普選與政改依然是如今香港婦孺老幼都在議論的話題。究竟民主是不是一劑萬能藥,經濟與政治之間又有着怎樣的聯繫,香港最終將會走向何方?本期「湯文亮會客室」,聽香港科技大學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雷鼎鳴教授從經濟角度解讀民主與民生。


˙湯:湯文亮 ˙陸:陸振球 ˙雷:雷鼎鳴

湯、陸:經濟與政治可以分開嗎?

雷:政治與經濟的確不是那麼容易就可以分開的。過去學者都認為兩者是銅板的兩面,政治與經濟方面的研究也都互相涉及,並對彼此的發展都產生影響。看問題時要看政府結構如何,是否會干預經濟發展。


湯:商業運作通常是獨斷一些的,有一兩個人話事。但社會上不能由一個特首說了算,要顧及大眾。香港不是屬於特首的。


雷:公司與政府一定有很大分別。公司的決策不需要講民主,但對於政府而言,因為牽涉到社會上不同人的利益,在這種情况下,就需要有一種機制,而民主的意義就在於它關係到集體利益。但究竟民主還是獨裁能夠帶來更好的經濟利益,這個問題值得認真研究。


陸:香港經濟最高速成長時,民主程度不高,而中國雖非民主國家,近年經濟增長卻驚人,是否有特別啟示?

劣質民主或拖累經濟增長

湯:無論是公司還是經濟,在高速增長時,往往是沒有民主可言。高增長時,全民得益,但增速下降後,各方就需要開始爭取利益。我認為在經濟高速增長時期,政治應該放低一些,但中國終有經濟放緩的一天,到時就會出現政治問題。


雷:有研究顯示,如果在一些獨裁國家開放一點點民主,經濟增長的速度會加快好多,但再民主下去,經濟增長又開始下降。民主是有優質與劣質之分的,如果是大家互相爭執,沒有一個好的機制去化解衝突,那麼這種表面上的民主實際上是會拖慢經濟增長的。如果沒有利益集團的影響,那麼像一人一票這樣的選舉未必會對經濟產生破壞。


疑辣招成效 租管適得其反

湯、陸:樓價高企,政府是否應該大力干預?

雷:我不太認同「辣招」這類的干預,並且從頭至尾一直極度懷疑它的成效。辣招短期會壓低需求,但二手市場的賣家也會縮手,供應就會減少。當需求供應同時減少,價格會怎樣?不知道。但交投量一定大幅度下跌。香港樓價問題的關鍵是供應。而新加坡樓市呎價低過香港的原因就在於政府投資建樓,而大陸的居住面積也成倍於香港。政府應該帶動社會辯論,是否可以多拿地出來讓大家住的更好。


陸:怎樣看待租務管制?買樓抗通脹是否仍是好辦法?

湯:租務管制是終極辣招。如果推出,一定要設定終結期,最重要是五年為期,政府用這五年為自己買時間。但之前政府出招限制財務公司向人借錢買樓,令樓價已經穩定下來。我相信政府不需要再出招了。一兩年前我認為買樓抗通脹可行,但今年我就不同意了,尤其是買細價樓。


雷:如果想讓租金變得很貴,才去做租管,香港若做租務管制最終只會適得其反。


深圳十年內GDP超香港

湯、陸:如果通過政改,是否可以改善施政,利好經濟?

雷:我對最終是否能夠通過政改並不樂觀。從一個普通香港人角度來看,站位就比較中間,我會支持政改通過,不是因為說它有多麼完美。如果提名階段的民主能再放寬些,令可以選擇的人多元化些是一件好事。雖然研究表明所有的選舉無一例外都是可以操控的,但如果選出的特首真的獲得市民認可的話,我覺得對香港的經濟發展是有好處的。


陸:有網友facebook向雷教授提問,如何看待香港下半年經濟走勢?

雷:我對香港長期經濟偏向悲觀。我曾參加政府長遠財政計劃工作小組,其間大家預測香港經濟未來20幾年平均增長2.8%。最初我們預期前幾年會有百分之三點幾的增長,但實際上都低於預期。而香港的地理優勢未來也會被深圳取代,再加上深圳在高科技投資等方面的其他優勢,十年內深圳的GDP就會超過香港。


明報記者 尉奕陽

■有片睇

本文僅輯錄了會客室小量內容,收看更多精彩內容,可登入:link.mingpao.com/25522.htm

[尉奕陽 湯文亮會客室]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