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亞視五胡十六國長青網文章

2015年05月22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5月22日 06:35
2015年05月22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David是英國人,伊頓公學畢業,沒唸大學便加入昔日的英資大行霸菱證券,輾轉來到亞洲。90年代末期,我任職加資投行 CIBC Financial Products管交易。1995年霸菱因為交易員李森「炒燶」期指而倒閉。我們把它們整個可換股債券(convertible bond)團隊聘過來;而David是團隊裏面的交易員。


CIBC FP後來解散,David輾轉加入荷蘭銀行,後來還升任股票部門的亞洲第一把手,他掌舵後,主力做衍生工具和結構性產品,把傳統現貨股票業務的部門員工裁了一截,並收緊開支。


2008年,蘇格蘭皇家銀行牽頭花了700億英鎊收購荷蘭銀行。我那時任職蘇皇,因而與David再碰頭。蘇皇調查發現荷蘭銀行資產內有一手亞洲電視的可換股債券,倫敦方面着我打聽一下,我問David這是什麼。他力挺這賺錢潛力很高,他曾將一小部分的債券高價賣予一對冲基金,我想是替債券mark-to-market。


可換股債屬於夾層資本(mezzanine capital),回報來自定息收入或股權增值,總回報率一般在15%至20%,我不明白David如何將這項目推銷給銀行的高層,因那時亞視仍在虧本,應該沒有付息的能力,至於說是股權增值,除非你看到亞視的政治含金量,否則一個長期虧本的電視台,要增值談何容易呢?

荷銀曾藉換股債 拉查懋聲家族入股

這筆交易的起源要由費道宜( Louis Page)說起。費道宜本來是無綫電視的董事總經理, 方小姐掌權邵氏後,因為帳目與費有爭拗,費後來倒戈加入亞視任行政總裁。 2007年,費道宜出面拉攏查懋聲家族入股亞視,主要資金來自發行可換股債券,認購者是由費道宜及荷蘭銀行共同持有的項目公司Alnery,代表亞視的47.58%權益,這是查懋聲入主亞視之始。 蔡衍明後來入股亞視亦是通過買入這手可換股債券。


亞視由前身的麗的年代的澳洲財團、到邱德根、到林百欣、到劉長樂、到吳征、到陳永祺、到查懋聲、到蔡衍明、到王征。1998年以還,後林伯時代的亞視有點像中國歷史上的五胡十六國。荷蘭銀行這手債券是其中一片段,結果查家留下來,費道宜很快便蟬過別枝。


David一直對娛樂事業情有獨鍾,任職荷蘭銀行時曾經投資一韓國電影公司,曾製作電影《三國之見龍卸甲》,片末的製片人名單可以看到David的名字。一直以來,David身邊繞着不少韓籍佳麗,他招呼「客戶」手段闊綽,當年的expense report非常「出位」。今天他主力網上教育,在韓國開發了一教育軟件公司,據聞費道宜亦是股東之一。


[張宗永 翼之聯想]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