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劉遵義、楊振寧﹕選擇正確路向!長青網文章

2015年05月23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5月23日 06:35
2015年05月23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還有幾個星期,立法會就開始討論政改方案,如果最終獲得通過,2017年普選行政長官就會成為事實。我們熱切呼籲全港市民抓緊機會全力支持普選成真。


1932年美國正值經濟大蕭條,時任總統羅斯福說:「國家需要鍥而不捨的大膽試驗。按常理,我們必先構思一個方案然後落實嘗試,失敗了就坦誠接受,繼續嘗試。無論如何,我們總要做些事情。」香港目前正處於經濟及政治的轉折點;政府提出的政治改革無疑是個大膽的實驗,但我們不能迴避。


我們相信儘管普選方案仍然未有共識,每一位香港市民都期待能夠普選行政長官。不同的社群會有不同的路向,有些會跟從《基本法》及國家憲法,有些會試圖迫使中央政府和特區政府聽從他們的要求。但終歸大家有着同一個願望,就是:2017年普選行政長官。當某些訴求證明是行不通時,與其反覆不斷聲言「寧為玉碎,不作瓦全」,我們實在應該有充分勇氣尋求其他可行的方案,以便繼續前行。最重要的是我們一起努力,達至普選的終極目標。


儘管有崇高理想和超凡智慧,民主亦不能一蹴即就。1776年簽署的美國獨立宣言,聲言「人人生而平等」。但亦需要將近100年,經歷內戰,國內的非裔國民才法理上獲得投票權;然後還要100年後,直到1965年,國會通過投票法後,非裔國民才最終在全國所有州份獲得投票權。直至今天,又50年後,美國許多非裔及少數族裔人民,在某些州份要行使其投票權時,還要面對各種各樣的限制和留難。在一個普遍認為是世界最民主、擁有最悠久民主制度的國家,其選舉制度仍遠遠未臻完美。因而我們亦有理由相信,無論香港2017年普選最後通過哪個方案,應該也是未臻至善的。所以,我們實在不應囿於固執,只顧追求完美;與其接受一個空杯,倒不如先拿下一個半滿而將來有機會注滿的杯。


我們亦應該明白,如果能夠在2017年普選行政長官,將來的選舉安排與現行的會有巨大分別:屆時每位香港市民都有自己的選擇,出選的兩或三位候選人會有真正的競爭。若政改不通過,屆時的候選人就只須對選委會的1200名選委進行競選工作;若政改通過,他們就要面向超過500萬選民,需要專注影響全港市民的民生事務。因而,如果可以普選行政長官,最大的贏家就是全港市民。除此,對個別市民來說,假使他心儀的人未能出選,仍然可以在其他兩三位候選人中選一個在房屋、教育、醫療,或退休保障等項目中最能照顧他個人利益的人。換言之,他的選票會對選舉結果發揮決定性的作用。


香港再不能磋跎歲月

同樣,對一些少數派政黨如民主黨來說,儘管他們可能沒有「自己人」出選,他們仍然可以發揮重要的影響力,因為他們的支持者對選舉結果可以有關鍵性的影響。假使沒有普選,候選人的競爭性就會大大降低,普羅市民的要求或未能有效在選舉過程中得到反映。因而,政黨投票支持政改是符合大眾市民的利益,反對政改反而是剝奪了市民的福祉。


錯過今次普選行政長官的機會,將會是我們的極大遺憾。下一次機會可能要等到2022年;而接下來的立法會選舉改革也要押後到2024年或以後。如此,我們阻礙的不單只是政制改革,同時還阻礙了其他急須處理的民生工作進程5至10年,包括房屋、社會保障、醫療、教育、青年發展,以及扶貧等。香港再不能磋跎歲月,現在就需要行動。


我們再次呼籲,全港市民,立法會議員,不管各位的政治傾向如何,請抓緊現在的機會,支持政改,讓我們一起邁步前行!

作者劉遵義是經濟學家、楊振寧是物理學家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