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中資搶佔甲廈 自有賺錢機會長青網文章

2015年05月23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5月23日 06:35
2015年05月23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何為投資?何為投機?各人自有不同答案。《明報》日前請到財經專欄作者、香港奧國經濟學院創辦人兼院長王弼作投資講座嘉賓,他回應讀者問香港地產現在還有沒有投資價值時,便論述了他對投資和投機分野的看法。


明報記者 陸振球

賣自住樓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王弼先講買樓自住,說應否持有或賣出自住樓,他認為其實是屬於家庭問題,因賣出了自住樓,如樓價不跌反升,之後又要面對續租、加租或逼遷,那便不單是投資失利,而是會與家人容易產生摩擦,影響家庭關係,所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如是只有一層自住樓,除非是換樓,否則最好不要賣出。


不過,如自住樓以外還擁有其他物業,王弼覺得,可否趁高價賣出,便要視乎自已有沒有能力作更好的投資。王弼說,一些人拒絕投資「磚頭」以外的產資,認為可以收那約2厘的租金回報,只要高於近零的存款息率,已覺得滿意,其實是沒有「志氣」的表現。


博別人搶高價 買樓如投機

他又表示,當然樓價升了多年,也有人會說租金回報低不緊要,只要樓價升,賺價便成;但認為自己的投資思考是,買入的投資工具如不能提供合理的現金流回報,只是去博別人搶高價,然後轉售圖利,那其實投機高於投資成分。


王弼說,他近年減少了地產投資,但透過買入不同的股票,甚至在世界各地尋找投資機會,賺得的投資回報遠遠高於不少只懂得買「磚頭」的港人,且更達到分散風險的目的。


勿只專注「磚頭」 要分散風險

他又表示,他自己也有買入信置(0083)和會德豐(0020)等香港地產股,原因是有關公司的股價較資產值呈大折讓,股息回報也高於一般住宅的淨租金回報,且政府辣招其實在逼市民棄買二手樓,轉投一手樓的懷抱,對發展商極為有利。


其實,就算是看好香港的樓市,除了買「磚頭」和一般人較熟識的地產發展股,只要用心發掘、放寬眼界,也有不少其他可投資的方法,其回報遠高過直接買「磚頭」。好像多來年,房託領匯(0823)的升幅和派息回報,便絕不比買住宅收租差,只是近年領匯開始「轉型」,可能要再發掘新的投資對象。


內地金融業攻港 冠君看俏

月前和一班基金經理飯敍,他們說隨着「北水南調」,確有大量內地行家和金融業打算來港開業,並積極搶租核心區的寫字樓,令相關物業的空置率下跌,而租金則向上升。


世邦魏理仕剛發表的《香港第一季寫字樓市場概要》指出,季內甲級寫字樓租賃活動強勁,第一季淨吸納量為300,800方呎(淨樓面面積)。整體空置率由4.1%降至3.9%,租賃活動增長及空置率下跌,將租金按季推升了1.8%,而中環及東九龍市場更受金融企業租戶追捧,如果單計中環的甲級商廈,空置率更由4%跌至3.6%(圖1),平均呎租則由98.7元升至100.6元,升約2%(圖2)。


看到上述數據,大家會想到有那些投資機會。筆者的朋友,便根據上述數據買入了擁有不少甲級商廈樓面收租的冠君產業信託(2778),而該房託股價近日確是不斷試頂(圖3),而派息率亦勝過住宅租金淨回報。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