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今次介紹的是泰式炒黃咖喱雞,黃咖喱在外觀上與印度咖喱有點相似,但兩者味道是很不同的。
泰式咖喱就如很多泰菜,用上魚露調味。
魚露的味道很獨特,其他調味料很難代替。
留意泰國人煮菜很愛用味精,幾乎任何菜也加一些,就算是本身已很濃味的咖喱都會加味精,這個習慣大家便不用跟隨了。
除了炒雞,也可用蟹或蝦,是一道基本的泰式咖喱。
(A)材料
雞翼……4至5隻(約250克,切一口大小)
西芹……2條
大紅椒……1條
洋葱……1個
蒜頭……1瓣膜(磨蓉)
薑……4至5片
芫荽葉……適量
蛋……1隻(略打勻)
油……2大匙
(B)醬料
咖喱粉……1大匙
辣椒粉……(按個人喜好)
椰奶……3大匙
魚露……1大匙
鹽……1/3小匙
水……2至3大匙
做法
.在鑊加少許油,爆兩片薑,加雞翼、少許鹽,煎至全熟,放一邊備用
.切好其他材料,西芹洋葱切片、大紅椒切段去籽
.在鑊加兩大匙油,爆香兩片薑和蒜蓉,加入西芹、洋葱、大紅椒,大火翻炒1分鐘
.先把(B)的材料加在碗中拌一下,加入雞翼和(B)繼續大火翻炒。若太乾可少許水,以鹽調味,若太鹹則可再加椰奶。炒勻後轉小火,蛋液落鑊兜勻上碟,加上芫荽葉即成
泰式辣椒
辣度可達十萬度
提起咖喱大家便會在意辣度,有人無辣不歡,有人一點辣也不可。由於我們不是用咖喱醬而是咖喱粉,只用辣椒粉便可按喜好加辣,甚至完全不加辣味也可。大家可能留意到材料中不是有一條大紅椒,怎麼會不辣呢。其實它是甜椒,雖是辣椒的一種但卻是不辣的。加入料理的目的是令整體顏色更好看。若是嗜辣的話可以用辣椒,買辣椒可算是一大學問,辣椒的種類非常之多,辣椒素(capsaicin)愈多便愈辣,不同辣椒辣度可以相差很遠。國際用來量度辣度的標準是史高維爾指標(Scoville Scale),一般常見的泰國小辣椒的品種(例如bird's eye chili、指天椒等)的辣度可以達五萬至十萬度。大家購買時可問清楚檔主不同辣椒的辣度,因為對外行人來說,單憑辣椒的外觀是很難判斷辣度的。或是好像筆者用甜椒不用辣椒,再自己用辣椒粉來調味。另外一個更容易的做法是用咖喱醬(curry paste),炒香材料後加咖喱醬,炒勻再加椰奶煮。不過咖喱醬本身已有一定辣味,使用時要先試味才調節辣椒粉用量。
辣度比較:青咖喱>紅咖喱>黃咖喱
咖喱據說源自於印度,但流傳至各國後,各自發展出不同做法,各有特色。以泰式咖喱為例,單以顏色可分為青、紅和黃色。青咖喱醬主要成分是未成熟的青色辣椒,而紅咖喱醬則是用完全成熟乾紅辣椒,最後黃咖喱則同樣是用了紅辣椒,另加了黃薑粉,所以呈黃色。辣度方面,對一般人少吃辣的人來說,直覺紅色便想像到很辣,順理成章地以為紅咖喱最辣,青咖喱則最少辣味。其實剛剛相反,最辣是青咖喱,接着是紅咖喱,最後才是黃咖喱。
湯煮vs.炒
在煮法方面也有幾大種,有近似湯煮咖喱,用很多咖喱汁把肉類和蔬菜煮好,例如青咖喱雞。另外炒的方法也有很多種,基本是用咖喱醬或是咖喱粉,加油或是椰奶炒肉海鮮蔬菜等。香港的泰菜餐廳,有不少的中文菜名改得很隨便的,所以大家點菜時不妨問清楚是什麼做法樣咖喱,便不會弄錯了。
作者簡介
我哋係William&Sandy,是兩個寫電腦程式和算式多過寫食譜、追求自然健康料理的美食主義者。
文、圖/ William & Sandy
編輯/方曉盈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