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愛爾蘭上周六公投以62對38大比數通過修憲承認同性婚姻,由保守天主教國家一下子躍升為全球同志平權運動先鋒,反映西方對同性戀者日趨寬容的趨勢,為全球各地同志平權運動打下強心針。平權運動焦點將轉至美國最高法院。最高法院預料下月底前就個別州政府禁止同性婚姻是否違憲作裁決,平權人士寄望最高法院承認同性婚姻是受美國憲法保護的權利,令美國全國承認同性婚姻。
明報記者
愛爾蘭總理肯尼(Enda Kenny)上周六在記者會上,稱愛爾蘭創造了歷史,「這決定令所有公民平等,我相信這會鞏固婚姻制度」。澳洲隨即有聲音呼籲效法為同性婚姻舉行公投。本身並不支持同性婚姻的自由黨參議員西賽賈(Zed Seselja)昨日便稱澳洲應舉行公投,澳洲婚姻平權組織的克魯姆(Rodney Croome)說:「若向來保守的天主教國家愛爾蘭也可以支持婚姻平權,澳洲的政治領袖實無藉口繼續拖延。」
澳洲七成人支持同性婚姻
不過,澳洲總理阿博特表明不會無意跟隨愛爾蘭﹕「當有修改憲法的建議時,我國才會舉行公投,現時我看不到有人認為要就此問題修憲。」霍華德領導的保守派政府2004年修改澳洲婚姻法,禁止同性婚姻,阿博特政府亦持相同立場,但自由派論者稱澳洲輿論已變,去年7月調查有72%受訪者支持同性婚姻,是歷年新高。
西方社會日趨接受同性婚姻,就算在保守勢力浩大的美國近20年對同性戀的態度亦變得寬容。美國1996年支持同性婚姻的只有27%,時任總統克林頓當年還簽署《捍衛婚姻法案》,維持州政府有權禁止同性婚姻。但時至今天,支持同性婚姻者已有55%;自麻省2004年成為首個承認同性婚姻的州份後,現時有36個州及華盛頓特區承認同性婚姻。但美國目前仍有13個州禁止同性婚姻,意味移居至這些州份的同性伴侶無法獲得婚姻賦予的法律保障。俄亥俄、密歇根、肯塔基及田納西州的禁令目前受法律挑戰,指禁令違反憲法第14修正案的「平等保護條款」,該條款明言平等保護不被各州政府剝奪。美國最高法院上月28日已聽取雙方理據,預料將在6月底前宣判。美國同志平權人士寄望最高法院宣布根據14修正案,所有州政府都要承認同性婚姻。
同性伴侶維權 美最高法院下月裁決
雖然目前仍未知最高法院會怎樣宣判,但《經濟學人》注意到,代表4個州的律師在最高法院陳情時,已跟過往反同性婚姻的道德說教大相異趣,密歇根州的代表律師甚至承認「人們對婚姻及其社會角色有不同的理解」 ,他們的主要理據是最高法院若就此問題作判決,是越俎代庖,以司法取代政治商討過程。
愛爾蘭的公投結果正反映全球趨勢轉變。《紐約時報》昨在社評指出,愛爾蘭公投向全球那些繼續宣揚不寬容信息的政客及宗教領袖發出明確信息,亦對俄羅斯、阿拉伯世界及非洲國家的飽受歧視迫害的同性戀者賦予希望。
明報記者
愛爾蘭總理肯尼(Enda Kenny)上周六在記者會上,稱愛爾蘭創造了歷史,「這決定令所有公民平等,我相信這會鞏固婚姻制度」。澳洲隨即有聲音呼籲效法為同性婚姻舉行公投。本身並不支持同性婚姻的自由黨參議員西賽賈(Zed Seselja)昨日便稱澳洲應舉行公投,澳洲婚姻平權組織的克魯姆(Rodney Croome)說:「若向來保守的天主教國家愛爾蘭也可以支持婚姻平權,澳洲的政治領袖實無藉口繼續拖延。」
澳洲七成人支持同性婚姻
不過,澳洲總理阿博特表明不會無意跟隨愛爾蘭﹕「當有修改憲法的建議時,我國才會舉行公投,現時我看不到有人認為要就此問題修憲。」霍華德領導的保守派政府2004年修改澳洲婚姻法,禁止同性婚姻,阿博特政府亦持相同立場,但自由派論者稱澳洲輿論已變,去年7月調查有72%受訪者支持同性婚姻,是歷年新高。
西方社會日趨接受同性婚姻,就算在保守勢力浩大的美國近20年對同性戀的態度亦變得寬容。美國1996年支持同性婚姻的只有27%,時任總統克林頓當年還簽署《捍衛婚姻法案》,維持州政府有權禁止同性婚姻。但時至今天,支持同性婚姻者已有55%;自麻省2004年成為首個承認同性婚姻的州份後,現時有36個州及華盛頓特區承認同性婚姻。但美國目前仍有13個州禁止同性婚姻,意味移居至這些州份的同性伴侶無法獲得婚姻賦予的法律保障。俄亥俄、密歇根、肯塔基及田納西州的禁令目前受法律挑戰,指禁令違反憲法第14修正案的「平等保護條款」,該條款明言平等保護不被各州政府剝奪。美國最高法院上月28日已聽取雙方理據,預料將在6月底前宣判。美國同志平權人士寄望最高法院宣布根據14修正案,所有州政府都要承認同性婚姻。
同性伴侶維權 美最高法院下月裁決
雖然目前仍未知最高法院會怎樣宣判,但《經濟學人》注意到,代表4個州的律師在最高法院陳情時,已跟過往反同性婚姻的道德說教大相異趣,密歇根州的代表律師甚至承認「人們對婚姻及其社會角色有不同的理解」 ,他們的主要理據是最高法院若就此問題作判決,是越俎代庖,以司法取代政治商討過程。
愛爾蘭的公投結果正反映全球趨勢轉變。《紐約時報》昨在社評指出,愛爾蘭公投向全球那些繼續宣揚不寬容信息的政客及宗教領袖發出明確信息,亦對俄羅斯、阿拉伯世界及非洲國家的飽受歧視迫害的同性戀者賦予希望。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