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港股向上突破機率大長青網文章

2015年05月2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5月26日 06:35
2015年05月26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自上周五收市後金融市場消息頗多,計有中港基金互認、中證監二次禁傘、央視點名批評個別「神股」、聯儲局主席耶倫表明年內加息是合適的等。整體來看,筆者覺得今次向上突破的機會已有60%、70%,只是升勢不大,可能如此前般數天內爆上幾千點,反覆向好的機會較大。


在幾個消息中,最重磅的無疑是基金互認,兩地證監會已簽署《關於內地與香港基金互認安排的監管合作備忘錄》,允許合資格的內地與香港基金透過簡化程序在對方市場銷售。有關計劃將於2015年7月1日實施,一般股票基金、債券基金、混合基金、非上市指數基金及實物跟蹤指數交易所買賣基金,成立一年以上,基金資產規模逾2億元便可申請。暫時規模為3000億元。


此舉對於基金公司幫助巨大,即時增加了一個以萬億元計的潛在客戶群(內地基金規模現約為6.2萬億元),但實質效果卻很難在短時間內出現。


基金互認 短暫效果有限

一來A股表現仍遠勝H股及海外市場,要內地基民捨強取弱,甚至轉為看估值、分散投資,亦需要時間來改變和學習;就算反應熱烈,但要積累足夠的量來推動股市向好,亦至少需要3至6個月,暫不宜誇大即時效果。


但筆者還是傾向能突破向上。過去數星期看法審慎,主要出於中外投資者取態有別,外資總是傾向A股是泡沫而拒絕參與,港股高位又綁定了大量購買力,導致升勢受阻。筆者原也對A股審慎的,但從資金面角度出發,錢多股票少的格局未變,且結構上有改善的趨勢。


基金主導 升勢將更穩

過去6個月,A股可說全由槓桿推動,兩融、傘型信託、場外配資、甚至P2P炒股等層出不窮,總之就是要賺快錢。但正規融資的要求已相當嚴謹,中央又不斷嚴控其他非法渠道,A股表現呈成交縮減但拒絕回落,上周更連續創新高。此外,過去6個月新成立的基金僅31隻超過50億元,逾100億元的僅4隻,與2006至2007年時達33隻相差很遠,考慮到現時的流通市值超過20萬億元,為當年的1倍有多,公募基金可說是尚未發力。


中信証券(6030)又計劃配售H股,可見融資正快速消耗券商的資本,融資餘額要從2萬億元衝上3萬億元,速度難免放緩,幅度亦會由1萬億元變2萬億元時的倍增,放緩至50%。按正常發展,後市逐漸由基金集資來主導,升勢會變得更穩、更多由中大型股拉動,央視點名批評一些「神股」,亦會令風格轉換加劇。


經濟不惡化 市場觀感會改變

從基本面出發,今年大家看好歐洲,先是歐元貶值,後有經濟表現不太差,逐漸擺脫通縮。中國4月份經濟仍欠佳,甚至可說是差勁,但也要看到5月份匯豐中國PMI預覽值由48.9回升至49.1,雖然仍不及預期,亦依然在收縮,但筆者懷疑已開始了一次弱復蘇的新周期,不大可能看到顯著改善,但只於持續數月能在低位運行不再惡,市場觀感還是會改善過來。


當A股風格由八二行情(即由80%的中小型股份主導),逐漸轉向為二八,經濟也不再惡化,外資態度也會改變的。事實上,也不是一面倒看淡,以平保(2318)為例,H股高於A股反映外資看好,上周亦見率先突破。雖然大市走勢仍未見短線破頂在上之勢,但隨着時間過去,料市况會逐漸變得明朗。着時間過去,料市况會逐漸變得明朗。


[江宗仁 還看今朝]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