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專指由陸委會主委與國台辦主任制度化協商的第3次兩岸事務首長會議「夏張會」,本次輪由台北作東,2015年5日23日移師到金門舉行,陸委會主委夏立言和大陸國台辦主任張志軍在會中達成多項共識。不過,這次「夏張會」給外界觀察的意義,恐怕仍與前兩次的會議一樣,大都聚焦在「雙方官員在談政治層面的內容」的想像,忽略了它可能尚有的政治意義。唯恐外面還有更多民眾有霧裏看花的結論,不妨摘錄其中幾項議題交換意見的內容,便可窺見其中端倪:
首先,列舉一項先有共識的「陸客來台中轉」議題來說,自2009年兩岸正式定期航班啓動之後,兩岸航空業者即有興趣探尋續航載客的可行性,其中以台灣方面表現最為熱烈,因為這涉及到載客量擴充,與台北是否有望轉為亞洲轉運中心的關鍵。但過去幾年北京對此回應的態度較為謹慎,這中間的主要原因:便是卡在「如允許台籍客機可在中國大陸的航點載客並續航到其他國家」,會否導致外界覺得北京對台灣主權有默認的困擾。因此這項議題曾沉澱一段時間,直到這次「金門會談」始有突破,而且議題從「兩岸旅客中轉」縮小成「陸客來台中轉」,不難看到這其中因政治問題造成的困擾,但最後仍拜兩岸政治互信基礎的存在,才讓議題的討論終於達成共識。
其次,是台灣參與亞投行的身分與名稱問題仍在雙方磋商的程序中,但張志軍的回應,一如先前大陸官員的態度,都是重申「歡迎台灣的加入」。但是整個圖像的呈現:則是主人都已出來迎接,但大門卻未打開,而且客人到底以什麼名義與身分進入宴會也沒定案。是什麼原因呢?一是台灣加入的身分,必須等到「亞投行」的章程在今年6月出爐後才能定奪,另一是台灣加入的名義,台北底線是「中華台北」,北京迄今並沒有出現反對說法,看來也是要等身分問題解決後一併處理。如果北京最後釋出善意,願在會籍及名稱上有高度考慮到台灣的感受,當可望會有較理想的結局。不過,這項議題在金門「夏張會」中提出來討論,且由台北主動提出,不就印證了兩岸其實早就展開政治議題的談判,而且這次還是由雙方主管兩岸事務的官員在談判。如果這不叫「政治談判」,那麼什麼才叫「政治談判」?
最後,是「九二共識」刻意在「夏張會」中的再次強調,突顯出在2016年大選之後兩岸關係是否得以順利延續發展的政治意義。這種說法可從3個層面來解釋:一、過去「九二共識」之所以重申,絕大部分僅用在兩岸兩會的復談,或是北京要求與台灣政黨之往來必須具備的前提條件;二、稍後,這項要求也延伸到民進黨籍執政的縣市長,甚至也波及想與上海合作舉辦「雙城論壇」的台北市長柯文哲;三、現在看來,連主管兩岸事務官員的會晤,都要在致歡迎辭及回應時重申下「九二共識」,這是否意味着:在2016年一旦政黨輪替之後,蔡英文如想延續馬英九時代的「主管兩岸事務官員的會晤」傳統,恐怕都得先闖過「九二共識」這一關。
重建兩岸和平發展新局
政治之外,就整個「夏張會」舉行而言,不到3個小時的討論,能達到如此多項議題的共識結論,委實相當不易。最優先的是金門,在這次會談中得益最多,不僅引水問題已經解決,只待下步簽署協議,而且金門外海的盜取海沙、非法捕魚等糾紛,兩岸當局均同意加強同步取締,是另一項成果。對金門來說,「夏張會」在這裏舉行,確是見證了兩岸結束軍事對抗,重建兩岸和平發展的新局。
作者是中國文化大學社科院長
首先,列舉一項先有共識的「陸客來台中轉」議題來說,自2009年兩岸正式定期航班啓動之後,兩岸航空業者即有興趣探尋續航載客的可行性,其中以台灣方面表現最為熱烈,因為這涉及到載客量擴充,與台北是否有望轉為亞洲轉運中心的關鍵。但過去幾年北京對此回應的態度較為謹慎,這中間的主要原因:便是卡在「如允許台籍客機可在中國大陸的航點載客並續航到其他國家」,會否導致外界覺得北京對台灣主權有默認的困擾。因此這項議題曾沉澱一段時間,直到這次「金門會談」始有突破,而且議題從「兩岸旅客中轉」縮小成「陸客來台中轉」,不難看到這其中因政治問題造成的困擾,但最後仍拜兩岸政治互信基礎的存在,才讓議題的討論終於達成共識。
其次,是台灣參與亞投行的身分與名稱問題仍在雙方磋商的程序中,但張志軍的回應,一如先前大陸官員的態度,都是重申「歡迎台灣的加入」。但是整個圖像的呈現:則是主人都已出來迎接,但大門卻未打開,而且客人到底以什麼名義與身分進入宴會也沒定案。是什麼原因呢?一是台灣加入的身分,必須等到「亞投行」的章程在今年6月出爐後才能定奪,另一是台灣加入的名義,台北底線是「中華台北」,北京迄今並沒有出現反對說法,看來也是要等身分問題解決後一併處理。如果北京最後釋出善意,願在會籍及名稱上有高度考慮到台灣的感受,當可望會有較理想的結局。不過,這項議題在金門「夏張會」中提出來討論,且由台北主動提出,不就印證了兩岸其實早就展開政治議題的談判,而且這次還是由雙方主管兩岸事務的官員在談判。如果這不叫「政治談判」,那麼什麼才叫「政治談判」?
最後,是「九二共識」刻意在「夏張會」中的再次強調,突顯出在2016年大選之後兩岸關係是否得以順利延續發展的政治意義。這種說法可從3個層面來解釋:一、過去「九二共識」之所以重申,絕大部分僅用在兩岸兩會的復談,或是北京要求與台灣政黨之往來必須具備的前提條件;二、稍後,這項要求也延伸到民進黨籍執政的縣市長,甚至也波及想與上海合作舉辦「雙城論壇」的台北市長柯文哲;三、現在看來,連主管兩岸事務官員的會晤,都要在致歡迎辭及回應時重申下「九二共識」,這是否意味着:在2016年一旦政黨輪替之後,蔡英文如想延續馬英九時代的「主管兩岸事務官員的會晤」傳統,恐怕都得先闖過「九二共識」這一關。
重建兩岸和平發展新局
政治之外,就整個「夏張會」舉行而言,不到3個小時的討論,能達到如此多項議題的共識結論,委實相當不易。最優先的是金門,在這次會談中得益最多,不僅引水問題已經解決,只待下步簽署協議,而且金門外海的盜取海沙、非法捕魚等糾紛,兩岸當局均同意加強同步取締,是另一項成果。對金門來說,「夏張會」在這裏舉行,確是見證了兩岸結束軍事對抗,重建兩岸和平發展的新局。
作者是中國文化大學社科院長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