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過去數年,內地經濟持續增長,帶動樓價如脫腳野馬般飈升,為了令熾熱樓市降溫,中央自2010年起推出「新國十條」,對內地多個城市實施限購令,成效立竿見影。在「辣招」下近年樓市逆轉,全國住宅庫存持續升溫,各地紛紛出招救市,今年3月起中央再公布一系列辣招鬆綁措施,包括放寬二套房首付比例及降低二手房交易免徵營業稅門檻,整體樓價及交投量漸見起色。業內人士預期,今年一線城市交投量將扭轉疲勢,成交量及市中心樓價分別反彈約10%及5%。
內地鬆綁辣招,為樓市注入新動力。資料顯示,內地主要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及廣州樓市交投氣氛轉趨活躍。以廣州為例,過去一個月,廣州全月總成交量為85.41萬平方米(即919萬方呎),每日平均成交量約2.85萬平方米,較去年同期1.85萬平方米飈升54%。
過去內地俗稱「小黃金周」的五一假期結束,雖然樓市未有如以往般瘋狂,但整體交投量平穩。萊坊高級董事及估價及諮詢主管林浩文解釋,各大城市房屋庫存量太多,市場消化需時,惟整體交投氣氛已有改善。
五一樓市氣氛好轉
林補充,受利好消息支持,今年內地多個主要城市成交量止跌回升,2015年首季與去年同期相比,成交量反彈約1成,樓價亦保持平穩。他認為,為了維持樓市健康發展,今年中央仍會對樓市採取寬鬆政策,不排除會繼續於銀行貸款政策着手,再度調低貸款比率。林估計,今年一線城市成交量持續回升,幅度介乎10%至15%,其中市中心地區的房價有望漲價3%至5%。
料內地銀根續鬆綁
一線城市房價有望回升,惟二、三線城市卻持續於低位徘徊。林浩文表示,雖然近年二、三線地區庫存量輕微減少,但依然處於高位水平,發展商仍有減價清貨壓力。林認為,受惠於辣招鬆綁消息,今年二、三線城市樓價跌幅將會收窄,估計今年跌幅徘徊5%至10%左右。
十多年前,內地曾是港人海外置業熱門選擇之一,惟近年情況卻有逆轉之勢。林浩文表示:「昔日人民幣低水,若港人在海外置業的話,約7至8成會以內地為首選地方。不過,過去十多年,人民幣日漸強勢,加上即使在一、二線城市,物業平均回報率僅約3厘,故近年港人在國內置業比率日漸下降。」林透露,近年選擇在外地置業的港人當中,只有不足三成會在國內置業。
明報記者 李宛婷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