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學家喚醒失憶鼠記憶長青網文章

2015年05月30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5月30日 06:35
2015年05月30日 06:35
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美日科學家最近合作研究失憶症機制,發現患者的記憶並沒有消失,只是無法喚起,若施以適當刺激便可能令記憶重現。研究有望為治療失憶症帶來曙光。


研究由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與日本理研大腦科學研究所合作,集中觀察一種稱為「記憶痕迹」(memory engrams)的神經元如何運作。這種神經元受圖像、氣味等刺激而變得活躍時,便會產生記憶。研究員以實驗鼠測試,先將一種蛋白質附着於「記憶痕迹」神經元上,令它們能在藍光脈衝刺激下變得活躍,並利用一種稱為anisomycin的物質,抑制部分實驗鼠神經信號的傳遞。


電擊實驗鼠足部「植入記憶」

研究員將實驗鼠放入電擊箱中,然後電擊其足部,令牠們因受驚而全身僵硬。其後當實驗鼠重新被放入電擊箱時,無注入anisomycin的實驗鼠即使沒有遭電擊,仍會變得僵硬,反映牠們勾起遭電擊的記憶,但注入了anisomycin的實驗鼠並無特別反應,說明牠們記不起曾遭電擊。不過研究員以藍光脈衝刺激神經元後,這些實驗鼠被放進其他箱子後又會變得僵硬,說明受電擊的記憶其實仍然存在於老鼠的大腦中。


助研究失憶症療法

帶領研究的諾貝爾醫學獎得主、美國麻省理工學院醫學專家利根川進稱,研究顯示記憶儲存與喚起為兩個不同的機制。此前科學界主流認為失憶症是因腦部細胞受損、無法儲存記憶所致,但研究展示出失憶症患者過去的記憶並沒有消失,只是喚起記憶出現障礙,新發現有助科學界進一步研究失憶症的療法。研究報告刊於《科學》期刊。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