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香港進「後政改時代」長青網文章

2015年06月0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6月01日 06:35
2015年06月01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立法會議員昨赴深圳見中央官員,執筆時會面剛結束,中央官員表明人大8.31決議不會修改,泛民也重申將否決政改方案,一如所料會面沒帶來突破,方案被否決幾可肯定。


對關心香港未來發展的人來說,現在是時候開始思考「後政改時代」香港應如何走下去的問題了。


過去一個月很多傳聞說中央會不惜一切向泛民撬票,然而我從各渠道得知,北京方面已經無任何動作,一切游說由特區政府辦,其結果不問可知,令泛民回心轉意的機會是零。


泛民建制 議席難大變

事情應會這樣發生的:原封不動的方案交立法會,結果是遭到否決,到時候北京會發表聲明,宣布2017特首選舉原地踏步,由1200人的選委會選舉特首。到了這一步,可以肯定梁振英必可連任,而且極可能是在無對手之下當選連任。


特首普選的議題暫告一段落,但並不表示政治爭拗告一段落,因為主戰場很快就會轉到區議會和立法會選舉。很多評論員預測,泛民會因佔領運動和否決政改而遭選民懲罰,但我認為,即使如此,建制派也不可能拿走原來泛民的支持票,在泛民和建制兩派的支持者比例上,我不相信泛民會失去大量議席,建制派也不會取得議會多數。


金融地位 港最重要本錢

在這種政治態下,政府的管治難有起色,施政不會有明顯改善,府會對立只會更加激烈。另一方面,在整個特首普選諮詢期間,泛民內部已出現了「路線分歧」,溫和及激進兩派極可能分道揚鑣,溫和一翼另起爐灶,在建制和泛民之間成為另一股新勢力。


從去年國務院白皮書到人大8.31決議,北京的態度很清楚,就是不會讓香港管治權落入對抗中央者手中(更準確地說是北京不信任的人),泛民「何去何從」?是繼續以街頭運動抗爭,還是願意跟北京「合作」,走入建制?

普選不能落實,對香港經濟影響微乎其微。政改爭拗期間,北京先後批准滬港通和中港基金互認,反映政改和經濟不再掛鈎,過去「傳統智慧」、即北京會以「派糖」安撫港人因政治而滋生的不滿已成歷史(還記得2003年北京推自由行和CEPA吧!)。香港政治一潭死水,但對國家仍有重要作用,尤其金融市場有不可取代的地位,成為香港最重要本錢。


[陳景祥 齊物論]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