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參考滬港通 互認初期反應料冷淡長青網文章

2015年06月0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6月01日 06:35
2015年06月01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中港基金互認的安排下,包括股票、債券及ETF等大部分的產品都可以參與,中銀香港(2388)資產管理行政總裁區景麟表示,互認條件比想像中開放,但由於內地投資者的本土偏好(home bias)強烈,相信互認初期,不會有太多香港基金進軍內地市場。


中銀申兩基金內地銷售

中港證監會規定,若香港基金要到內地銷售,基金的投資方向不能以內地市場為主。區景麟指出,該行計劃把旗下的「全天候中國高息債券基金」及「全天候中港股票基金」,申請到內地銷售。截至今年3月底,兩隻基金資產規模合共為30億元。


區景麟透露,中銀香港資產管理背靠母行中國銀行(3988)的網點,在宣傳上較其他香港基金有優勢。該行將與中行旗下的中銀基金合作,並利用其宣傳網絡推廣。中銀基金現時有60隻基金,有兩隻是QDII(合資格境內機構投資者)基金,但都不是以港股及離岸人民幣債券為主。


不過,區景麟認為,基金互認可能與滬港通一樣,初期反應不太熱烈,「即使門打開了,香港基金也不會『嘭』一聲湧進內地」。他表示,內地投資者亦未具備分散風險的意識,大部分只傾向投資本土市場,不會考慮把資產配置到環球市場,因此該行亦要觀察內地投資者的的反應,再考慮會否設計更多產品到內地銷售。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