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呂秉權﹕深圳談心,棉裏放針長青網文章

2015年06月02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6月02日 06:35
2015年06月02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京官南下深圳見立法會議員,傳遞了幾點明確信息。


第一,牌面上,中央希望政改通過。


第二,人大8•31決定「不存在還未實施就加以改變的可能性」,「它是長期有效」 。


換言之,8•31是香港普選特首的入場券,要「甜」則先苦。


第三,泛民有兩類:第一類是極少數的,他們支持港獨,顛覆中共執政,勾結外部勢力,中央會與他們堅決鬥爭,決不含糊。第二類是政見不同但擁護一國兩制的泛民,中央以朋友稱之,大家可溝通。


第四,泛民如否決政改,可能得失「中間選民」,他日參與立法會準備票債票償。


第五,政改落空,普選立法會無從談起。


本文集中談,中央是否真的堅定不移,誠心誠意支持香港政改通過?

這很難說。因為中共的本質是反民主和專制,它如會真心支持香港發展民主實在是諷刺,如果它支持,相信只會基於實際考慮,就是香港的弱勢管治問題。


習近平上台以來將中共反民主和專制的特質發揚光大,這見諸於他本人的集權、官方「民主」相關詞彙的絕迹或減少(見港大錢鋼老師的研究)、對西方普世價值的抵制和對不同聲音的打壓等。


雖然專制,但習近平還是希望以制度辦事,令黨能長治久安,這方面他對新加坡模式有一定嚮往。按北大教授潘維對新加坡模式的分析,它包括3個特質——行政主導、選舉政治和法治。


強化法治制度保障黨執政

新加坡與中國的對比是:

新加坡:行政主導(強)、選舉政治(弱)、法治(強)

中國:行政主導(強)、選舉政治(弱)、法治(弱)

筆者相信,習近平在中國要推行的改革,就是要仿效新加坡,強化法治和制度,作為保障行政主導和黨執政基礎的手段。如此,就能解釋習近平為何強力推行依法治國。


請看看近期全國人大已通過或正處理的立法事項:反間諜法、新國家安全法、反恐怖主義法、境外非政府組織管理法、網絡安全法等等,這些都是以護城河的法治工程。


香港方面,在國安範疇,中央希望透過新國安法和《基本法》23條立法約束港獨和反共等行為。


至於特首選舉方面,北京的其中一個重要考慮,是希望將這種有中國特色的選舉模式變成制度,以500萬合資格選民的授權,來合理化1200人的小圈子選舉,目的是要解決特區政府的弱勢管治問題。由於小圈子選出的特首,中央以往不少方針和政策來到香港均變成負資產,阿爺權威每每受損,吃了太多苦果。


更重要的是,2017年是中共十九大,習近平真正集權之時,而2021年則是中共百周年黨慶大慶之年,中央希望香港穩定,不要「掉全國鏈子」,影響中共盛世形象。不過,如果習近平在軍事、經濟、全國管治、對台、外交和建立國際秩序上均做出舉世矚目的成就,那麼香港的丁點問題,或許不是問題,因為最亂的香港只是佔中那樣而已,而特區和中央有能力處理,况且再佔的規模未必太大。


不過習近平登基前始終多年負責香港事務,如果爛攤子一直留到10年黨職任滿,成績表始終不太好看,最後出不出招,還看他對自己全盤政績有多大信心及怕不怕給人家抽尾巴。


另一點筆者想談的是所謂「票債票償」的問題。這番話出自中聯辦主任張曉明之口,他的另一身分是中共香港工委的負責人,統領和統戰大量資源、社團、政商組織和人力物力。他這話是有骨的,因他日選票動員、配票、與極少數敵對泛民堅決鬥爭將少不了他的份兒,這可能是先小人後小人的說話,不止出出口術而已。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