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滬港兩地股市風生水起,儘管大盤時有起伏,但「國企改革」一直是投資者不變的話題,包括多家本港大行以及內地券商均表態,看好未來這一概念將繼續在市場上發酵。作為一間主力投資於亞太地區的資產管理公司,中國開元資產管理(下稱開元)通過「事件驅動」的投資策略,積極尋找市場中存在的重組機遇,力求在「國企改革」這一難得的市場浪潮中尋求最高的投資回報。
成立於2014年的開元曾參投資與綠地香港(0337)、東南國際(0726)以及部分內地正在進行改革的國有企業。公司首席合伙人兼行政總裁楊俊偉表示,政府希望國有企業能夠通過資本市場融資減輕對國內銀行與金融機構貸款的依靠,故開始對IPO審批等政策加以放寬,令愈來愈多的國有企業能有機會尋求到收購重組與融資的機會。
政策鬆綁 國企重組加速
楊俊偉表示,內地定向增發制度逐漸放寬,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也主張消除市場多餘的審批規範,並將IPO審批權下放至交易所,都是為了方便市場做事,令國內融資渠道更為清晰,有助於資金的流通,繼而活化市場上的「死股」。相比內地更為高效的香港股票市場也吸引了許多國有企業選擇來港集資,包括早先開通的兩地基金互認也成為了南下資金新的投資平台。
楊俊偉認為,政府通過放寬各類政策限制活化A股,繼而借南下資金活化港股,就好像打通了「任督二脈」,為企業在市場上提供價格更為合理的融資資金,實現了國企改革需要資金支持的先決條件。他指出,國內上市的大型國企,按量計算都未必佔到整個市場的一成,大部分都是中小型國企,如果沒有政策的配合,這類企業很難獲得融資並實現改革。而與民企相比,國企改革由於前期工作複雜,故靈活度等方面亦會較差,需要市場資金與其他機構出手相助。楊俊偉表示,開元作為一個中間人的角色,也會在不同行業積極尋求一些好的國企改革項目進行投資,幫助對方完成重組。
關注環保新能源 內房迎復蘇
通過「事件驅動」的投資策略,開元利用公司重大決定,例如重整、合併、購併等市場失衡的偶發事件進行交易,並配合適當的槓桿手段取得最高回報。楊俊偉坦言,開元的投資方式與私募基金類似,通過主動出擊在不同行業內創造機會,在可控的風險之下完成對於公司的重組與注資。
他表示,目前國內一些新興企業顛覆了傳統行業高成本、低效率的特點,不失為好的投資機會。他看好互聯網行業中已經擁有成熟盈利模式的企業,包括遊戲、電商與互聯網金融。而醫療、環保與新能源,包括污水治理、垃圾發電與節能減排等一些政府資金重點支持的行業也是其關注對象。而曾經成功投資綠地香港的開元也對內房股的前景表示看好,認為樓市最低迷的時期已經過去。
留意重組企業現金流
楊俊偉表示,由於此前政府調控力度較大,故樓市回升仍需要一定時間,但部分二三線城市的房價已出現復蘇迹象。他指出,內地創富渠道並不多,在牛市中賺錢後,投資者仍然會轉去購房置業。目前一些民營地產商如華潤置地(1109)與中海外(0688)的股價也開始大幅反彈,而內房海外債券價格穩定也表示市場資金對於行業前景表示認同。
此前經歷重組合併的南北車一度令市場大為振奮,股價飈升,亦有投資者憧憬是否會出現下一個「中國神車」的神話。楊俊偉表示,在關注國企改革時,如南北車這樣的資金密集型行業,由於其資本運作所需資金龐大,合併能夠幫助企業減輕債務成本,故企業的利潤也能在短期內實現大幅增加,體現改革成效。
楊俊偉認為,眼下國企改革只是剛剛拉開大幕,市場熱度仍在,而許多大規模的國企亦需要近一年時間才能完成交易流程,故預計國企改革的這一概念至少將持續到2017年。但他同時亦強調,如果企業的帳面盈利較多,但現金流的比例與資產負債表不相符,則投資者對於此類企業的風險需要特別留意。
明報記者
[尉奕陽 理財專題]
成立於2014年的開元曾參投資與綠地香港(0337)、東南國際(0726)以及部分內地正在進行改革的國有企業。公司首席合伙人兼行政總裁楊俊偉表示,政府希望國有企業能夠通過資本市場融資減輕對國內銀行與金融機構貸款的依靠,故開始對IPO審批等政策加以放寬,令愈來愈多的國有企業能有機會尋求到收購重組與融資的機會。
政策鬆綁 國企重組加速
楊俊偉表示,內地定向增發制度逐漸放寬,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也主張消除市場多餘的審批規範,並將IPO審批權下放至交易所,都是為了方便市場做事,令國內融資渠道更為清晰,有助於資金的流通,繼而活化市場上的「死股」。相比內地更為高效的香港股票市場也吸引了許多國有企業選擇來港集資,包括早先開通的兩地基金互認也成為了南下資金新的投資平台。
楊俊偉認為,政府通過放寬各類政策限制活化A股,繼而借南下資金活化港股,就好像打通了「任督二脈」,為企業在市場上提供價格更為合理的融資資金,實現了國企改革需要資金支持的先決條件。他指出,國內上市的大型國企,按量計算都未必佔到整個市場的一成,大部分都是中小型國企,如果沒有政策的配合,這類企業很難獲得融資並實現改革。而與民企相比,國企改革由於前期工作複雜,故靈活度等方面亦會較差,需要市場資金與其他機構出手相助。楊俊偉表示,開元作為一個中間人的角色,也會在不同行業積極尋求一些好的國企改革項目進行投資,幫助對方完成重組。
關注環保新能源 內房迎復蘇
通過「事件驅動」的投資策略,開元利用公司重大決定,例如重整、合併、購併等市場失衡的偶發事件進行交易,並配合適當的槓桿手段取得最高回報。楊俊偉坦言,開元的投資方式與私募基金類似,通過主動出擊在不同行業內創造機會,在可控的風險之下完成對於公司的重組與注資。
他表示,目前國內一些新興企業顛覆了傳統行業高成本、低效率的特點,不失為好的投資機會。他看好互聯網行業中已經擁有成熟盈利模式的企業,包括遊戲、電商與互聯網金融。而醫療、環保與新能源,包括污水治理、垃圾發電與節能減排等一些政府資金重點支持的行業也是其關注對象。而曾經成功投資綠地香港的開元也對內房股的前景表示看好,認為樓市最低迷的時期已經過去。
留意重組企業現金流
楊俊偉表示,由於此前政府調控力度較大,故樓市回升仍需要一定時間,但部分二三線城市的房價已出現復蘇迹象。他指出,內地創富渠道並不多,在牛市中賺錢後,投資者仍然會轉去購房置業。目前一些民營地產商如華潤置地(1109)與中海外(0688)的股價也開始大幅反彈,而內房海外債券價格穩定也表示市場資金對於行業前景表示認同。
此前經歷重組合併的南北車一度令市場大為振奮,股價飈升,亦有投資者憧憬是否會出現下一個「中國神車」的神話。楊俊偉表示,在關注國企改革時,如南北車這樣的資金密集型行業,由於其資本運作所需資金龐大,合併能夠幫助企業減輕債務成本,故企業的利潤也能在短期內實現大幅增加,體現改革成效。
楊俊偉認為,眼下國企改革只是剛剛拉開大幕,市場熱度仍在,而許多大規模的國企亦需要近一年時間才能完成交易流程,故預計國企改革的這一概念至少將持續到2017年。但他同時亦強調,如果企業的帳面盈利較多,但現金流的比例與資產負債表不相符,則投資者對於此類企業的風險需要特別留意。
明報記者
[尉奕陽 理財專題]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