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外子王先生問小婦人,何以呢輪咁燥熱,鬧人鬧到不停口,勸王師奶飲番幾碗廿四味降火。王先生雖然好心提示,但總不明白小婦人鬧人是出於好意,是恨鐵不成鋼,還是緊張香港教育的畸形發展。最近收到一位符老師電郵,他說小婦人有關「通識」言論,傷透教通識科老師的心。
王師奶阿爺是「卜卜齋」老行尊,老爹是領正牌的教師,幼承庭訓,尊重斯文,向來對春風化雨的好老師敬禮有加,符老師這話,最傷心的是小婦人自己。
徙置區 認識終生良師
聞過則喜和從善如流的胸襟仍是有的,今期就寫一位令王師奶終生難忘的好老師。這位老師是老爹的同事,即是王師奶的Auntie。這位Auntie雖已退休多年,仍不方便寫出真名真姓,但絕對百分百事實。
時維1958年,學校在九龍大坑東徙置區內,徙置區全是舊式的七層大廈,住的當然是窮苦人家。
學校的學生大多來自徙置區家庭,父母為衣食奔波,根本無時間照顧兒女,整個社會窮困,能夠免於飢餓已是萬幸,遑論兼顧兒女衛生和清潔問題,說得確切些,有錢買番梘不如買多一両米喇!加上徙置大廈的廁所及浴室是公眾的,設備簡陋破爛,晚上一片黑暗,小孩子視為地獄,冲涼是一件冒險的事。
正在上課期間,恰值轉堂,小婦人老爹從樓上返回樓下的教員室,看見這位Auntie老師在男教員洗手間門外拿着一條膠喉,用水射向一個二年級學生身上,這學生赤着身體,用手塗肥皂。Auntie老師說﹕「查多啲番梘在耳背,耳背好多老泥。」那小孩子背着身照做。
含大愛的「刷耳背老泥」
小婦人老爹看見此情此景,感動到不知如何說起,立刻把膠喉接手說﹕「×老師,讓我來。」×老師好肉緊說﹕「好污糟,佢話成個月無冲涼,耳背好多老泥。」各位讀者,這位老師不是一般老師,是帶着悲天憫人胸懷的教育工作者,整天在報章說視學生如子女的「公關教育家」要羞愧無地。「他耳背好多老泥」含義是什麼?是大愛。
×老師這段替男生冲涼故事令王師奶「刻骨銘心」,對傳道授業的老師們心存尊敬。給電郵小婦人的符老師,可以釋懷未?教師不純是一份工作,還附有傳遞愛與關懷的使命。時移世易,那時家長對教師是尊敬和信任的,合理的體罰家長不單接受,而且感激,因為你替我教仔。如果今日有教師照辦煮碗,學Auntie老師替男學生冲涼,唔止無咗份公積金,赤柱都有得你歎。
好心有好報,那位「被冲涼」的男生後來做了衛生督察,殊不負Auntie老師大叫「耳背好多老泥」的肉緊。
作者簡介﹕不是普通師奶,家中米缸有幾多斤唔知,但對香港教育界有幾多牛鬼蛇神,有幾多「嗚喱單刀」措施,卻一清二楚。「論盡教育」絕不手軟
文﹕王師奶
王師奶阿爺是「卜卜齋」老行尊,老爹是領正牌的教師,幼承庭訓,尊重斯文,向來對春風化雨的好老師敬禮有加,符老師這話,最傷心的是小婦人自己。
徙置區 認識終生良師
聞過則喜和從善如流的胸襟仍是有的,今期就寫一位令王師奶終生難忘的好老師。這位老師是老爹的同事,即是王師奶的Auntie。這位Auntie雖已退休多年,仍不方便寫出真名真姓,但絕對百分百事實。
時維1958年,學校在九龍大坑東徙置區內,徙置區全是舊式的七層大廈,住的當然是窮苦人家。
學校的學生大多來自徙置區家庭,父母為衣食奔波,根本無時間照顧兒女,整個社會窮困,能夠免於飢餓已是萬幸,遑論兼顧兒女衛生和清潔問題,說得確切些,有錢買番梘不如買多一両米喇!加上徙置大廈的廁所及浴室是公眾的,設備簡陋破爛,晚上一片黑暗,小孩子視為地獄,冲涼是一件冒險的事。
正在上課期間,恰值轉堂,小婦人老爹從樓上返回樓下的教員室,看見這位Auntie老師在男教員洗手間門外拿着一條膠喉,用水射向一個二年級學生身上,這學生赤着身體,用手塗肥皂。Auntie老師說﹕「查多啲番梘在耳背,耳背好多老泥。」那小孩子背着身照做。
含大愛的「刷耳背老泥」
小婦人老爹看見此情此景,感動到不知如何說起,立刻把膠喉接手說﹕「×老師,讓我來。」×老師好肉緊說﹕「好污糟,佢話成個月無冲涼,耳背好多老泥。」各位讀者,這位老師不是一般老師,是帶着悲天憫人胸懷的教育工作者,整天在報章說視學生如子女的「公關教育家」要羞愧無地。「他耳背好多老泥」含義是什麼?是大愛。
×老師這段替男生冲涼故事令王師奶「刻骨銘心」,對傳道授業的老師們心存尊敬。給電郵小婦人的符老師,可以釋懷未?教師不純是一份工作,還附有傳遞愛與關懷的使命。時移世易,那時家長對教師是尊敬和信任的,合理的體罰家長不單接受,而且感激,因為你替我教仔。如果今日有教師照辦煮碗,學Auntie老師替男學生冲涼,唔止無咗份公積金,赤柱都有得你歎。
好心有好報,那位「被冲涼」的男生後來做了衛生督察,殊不負Auntie老師大叫「耳背好多老泥」的肉緊。
作者簡介﹕不是普通師奶,家中米缸有幾多斤唔知,但對香港教育界有幾多牛鬼蛇神,有幾多「嗚喱單刀」措施,卻一清二楚。「論盡教育」絕不手軟
文﹕王師奶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