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恒指昨日升172點,收報27597點,成交金額1648億元。外圍市况受到希臘違約陰霾和美國加息困擾,但A股在周四急挫後迅速收復失地,上證指站上4800點,創業板破頂,中外資金雲集的港股變得左右做人難,開市急挫後快速倒升,但3時過後又再受期指拖累而升幅收窄。筆者上周也指A股承接力頗強,跌不了多少,只是估不到能3天後已收復失地。事實上,以當前內地基金募資情况之火爆,居民將存款大規模配置在金融資產之趨勢遠未結束,暫時仍然買A股較H股更安全,若同樣看好A股的話,可趁低吸惠理(0806)。
江宗仁
A股滿血復活,由上證指、中小企再到創業板全面大漲,周末期間大家熱議解植春不再擔任中投公司副總經理,以及中央匯金公司執行董事、總經理職務,似乎是為匯金減持內銀股引發小股災而引咎下台。筆者認為這只是巧合,是一則趣問而已,實際上,A股局面依然很牛,只要大家放下估值泡沫的心魔,客觀看看其盤路和狀况,便會明白筆者所指的升要追、跌更要買的意思。
今天的A股,似乎就是5、6年前的樓市,全國資金齊齊追捧,只是樓市涉及民生,政治上不能讓它升得過急過快,就算這是不可能任務,也要盡一盡打壓的責任。反觀股市或更宏觀的資本市場,卻是中央改革經濟的核心組成部分,打做又大又強兼多層次、多元化的資本市場,由市場來進行資本分配,從而提升資本效率來刺激經濟。
為改革儲彈藥 中央營造賺錢氛圍
能否成功誰也說不準,改革亦總會遇上困難。例如去年起34個省市區地方政府推出的總額約1.6萬億元的PPP(公私營合作)項目。但到目前為止,真正簽約的大約為2100億元,實際簽約落地僅有13%,難言成功。但營造出能賺錢的氛圍,始終能為改革提供源源不絕的彈藥。民眾對股市仍相當熱情,融資、成交不斷破頂已非新聞,根據WIND資訊數據,5月份有122隻新基金成立,單月新基金首募規模也由4月份的2730.43億元刷新至3312.10億元。至此,今年以來,已經先後有333隻新基金面市,首募總規模達8416.62億元。
今年333隻新基金 首募8417億
基金成功募資後便得入市,跟散戶頻繁進出有別,基金持有時間會較長,故本輪牛市表現亦跑贏大多數散戶,令更多存款透過基金而非親自進行買賣,某程度上會令貨源更歸邊,升勢更持久。當然,若基金銷情過度熱烈,說不定亦是一個反向指標。《證券日報》統計,5月份122隻基金的平均募集期僅為9.92天,當中一星期內募集完成的有60隻,佔比近五成,更有16隻基金募集時間僅為一天,成為「日光基金」,這在2007年亦屬不可思議。但無論是5月份3312.10億元及年初至今的8416.62億元,相對約45萬億元的居民存款,比例均不算高,甚至以約7萬億元的公募基金規模,亦只是約15%左右,屬相當健康水平,與高達125萬億元的M2比更只是小數目。
惠理去年起便重倉A股,單是收取表現費用便賺到笑,股價大幅炒上,適逢大股東兼主席謝清海配股套現,就連副主席兼聯席首席投資總監蘇俊祺亦在市場沽貨,令股價出現顯著調整。但假如A股仍然向好,這些在升市時有無限幻想空間的資管股,往往可升到不可思議的地步。例如2007年及2010年QE2時,便曾高見12倍至14倍市帳率,遠超當前的7.6倍。高位大幅調整後,值得低吸等候再開車。
[江宗仁 還看今朝]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