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漢能在上月股價暴跌停牌後,主動調查集團股份實益持有人,報告顯示海通國際(0665)在今年1月15日代客持倉一度高達194億股,惟海通昨日稱經了解後,漢能已承認經第三方機構進行的調查申報出錯,海通實際代客持股約19億股。海通實際股價昨天一度跌11%,收市跌5%報7.94元。
昨晚發通告澄清
本報昨日曾致電漢能財務董事林一鳴,惟至截稿前其電話一直未能接通。本報昨日引述漢能在聯交所的股份調查申報,指出多家金融機構申報在漢能的股份持倉,其中包括海通在1月15日,代客持倉達194億股。不過,海通發言人昨日回覆本報查詢時表示,已聯絡漢能並作出查詢,指對方承認外聘的第三方調查機構出錯,海通實際漢能持倉為19億股,同時申報日期應為4月30日,而非1月15日。海通昨晚亦發表公告,於今年1月15日及4月30日,分別代客戶持有18.63億及19.16億股漢能股份,與中央結算系統一致。
有券商稱,證監經常檢查券商孖展狀况,如發現過度集中某一隻股份的孖展借貸,會查問原因及提醒券商注意風險。理論上每月會檢查一次,但如市况波動,或單一股票波幅過大,監管機構會即時主動查詢,不過當局並無對單一股票的孖展額有明確的限制。
證監會的《持牌人操守準則》則提到,證券保證金的融資提供者應該確立正式政策,以便迅速識別及緩解集中風險,例如不再接受更多的過度集中的證券為抵押品,或不再向過度集中的客戶進一步貸款。
回應 (0)